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也是农夫接受李爱国好意的根本原因。

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上下级关系了,而是真正的师生关系。

农夫从抽屉里摸出一包烟,给李爱国递了根,自己也点上一根:“别告诉你师娘啊。”

他抽口烟,身体后仰靠在椅子上:“除了筹备处的技术员们,你还需要什么人配合?”

李爱国想了下,说道:“最好能把猫组长派给我,我是这样想的,由猫组长亲自去外地监督相关配件的生产工作,同时还负责押送工作。”

“嗯,你说的有道理。”

作为气象站的一把手,农夫对下属人员特别了解:“老猫本来要派到南方的,就让他先缓一缓,我现在把他通知过来。”

“谢谢老师,我等会亲自跟猫组长谈就行了。”

“那就这么决定了。”

农夫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抓起电话打了个几个电话,安排好了后续的工作。

****

李爱国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舒主任已经接到了农夫的电话。

她还是第一次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显得有点激动,不过没有表露出来。

“爱国,咱们这次到底要进行什么项目?怎么连农夫都亲自出面了。”

李爱国没有回答她的问题,拿起文件:“舒大姐,麻烦你通知物资处的同志开会。”

“我马上去。”

气象站跟一般单位相比较,优点就在这里,理解的任务要执行,不理解的任务更要执行。

片刻功夫之后,物资处三个小组,几十个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齐聚小会议室。

李爱国走进会议室,见大家伙都抬头看向他,将手里的文件扬了扬:“站里面研究决定,开展一个新的军工装备项目,由农夫担任组长,我本人担任副组长,现在还有十五个名额。”

李爱国并没有介绍项目,简单开场白后,直接开始安排工作。

“老楚,你是军工厂出身的老技术员了,主要负责设计研究工作。”

被李爱国点了名,一组组长楚执激动的站起身。

这次的项目可是由农夫亲自担任组长。

上次农夫亲自插手研究工作,还是在解放前造西瓜雷。

能够在农夫的领导下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光荣。

“保证完成任务。”

李爱国接着点名:“二组组长俞志学,你负责装配工作。”

“是!”俞志学站起身。

“三组的程芳,你跟猫组长一起负责外围支援工作。”

“是!”

有了农夫这个金字招牌,技术员们踊跃报名参加。

李爱国见挑选得差不多了,开始安排改造工作:“现在还缺少三个技术员,负责配合我对设备进行本土化改造。这个工作难度比较高,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李爱国自始至终都没介绍到底要研制什么军工设备,现在听说要进行高难度任务,那些技术人员一下子有些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也许有担忧、也许有不信任、也许是担心出差错,总之现场安静了下来。

这时候,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技术员举起了手,同时开口:“李组长,我来干。”

李爱国认得两人,男的叫**,女的叫***。

**和***都是青大学的毕业生,已经结婚了,都在气象站工作,算是神仙眷侣。

同时两人都没要孩子,把精力全都扑在了工作上,是搞研究的好手。

李爱国见两人主动请缨,立马拍板:“好,就你们两个了,现在还有一个名额。”

话音刚落,角落里举起一根胳膊。

“李组长,我行吗?”

大家伙齐齐扭头看去,等看到举手的人,他们的神情都古怪起来了。

举手的人是物资处的大发明家——五级工程师,梁小明。

五级工程师在这年月要是放在工厂里,至少也能当个总工。

梁小明还是正牌大学毕业,在解放前曾担任过京城某研究所的研究员。

但是。

他在物资处乃至整个气象站却不太受待见。

没有别的原因,他的发明太奇葩了。

比如他进入气象站后,第一个发明——直肠胶囊。

这个装备光是名字就让人菊一紧。

它是专门为谍战人员隐藏工具武器而设计的装备。

具体来说,就是一枚硕大的胶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