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谢了。”赵教授有些意外,刚才他明明针对了李爱国,人家的态度却如此之好。

喝过水后,又继续拐着箩筐吭哧吭哧的干起来。

农村干活儿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活儿怕人,人怕站。

啥意思呢。

再多的农活儿也不用担心,最怕的就是歇息,这也是很多年轻人干不过老社员的道理。

年轻人力气大,干得快,只是干一会儿就去唠嗑了。

反倒是那些老社员,速度不快不慢,能够不停事的干一整天,最后干的肯定比年轻社员要多。

赵教授足足忙活了将近三个小时,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

等所有的玉米棒子都运送到地头,他连忙喊来几个年轻人开始称重。

“九十一斤。”

“七十八斤。”

“.”

“多少了?老吴?”等所有的玉米棒子都过完称,赵教授抖动干裂的嘴唇急促的问道。

“1080斤!”

这个数字一出,旁边的社员们都兴奋起来。

“比刚才还多几十斤,看这四只眼有什么说的。”

“是啊,是啊,还觉得咱社员骗了他。”

赵教授此时却没有丝毫的沮丧,反而兴奋的挥了挥拳头。

“这次是我亲手采摘的,不可能弄虚作假,咱们还真是找到了一种高产玉米。”

“老赵,是不是对社员们说点啥?”吴教授跟赵教授不同,他是基层出身,清楚这些社员们心中的委屈。

“对对对”赵教授抬起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朝着那些社员们说道:“社员兄弟,对不住了,刚才是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没有调查就怀疑你们,真是对不住了。”

社员们也知道赵教授不是故意的,都没有跟他计较。

赵教授又走到李爱国跟前,一把抓住他的手:“爱国同志,真是抱歉。”

“客气了,这事儿搞清楚就好。”李爱国并不讨厌赵教授这种人,他的较真也是对工作的负责。

特别是刚才吴教授还偷偷解释了赵教授被发配到前门机务段的原因,就是因为指出了某个公社弄虚作假。

此时社员们开始收割玉米杆子,吴教授和赵教授商量了一阵子后,决定把这件事汇报上去。

李爱国又拦住了他们:“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再大面积种植一季,确定玉米种子在各种土壤、环境中的表现,再做决定吧。”

种子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关系到能不能填饱肚子,千万马虎不得。

吴教授明白这些,点头道:“亲身点也好。你们铁道部门的种植田,遍布各地,跨度非常广,正好可以用来做实验室。”

说完,吴教授看向李爱国:“这种子,有没有名字?”

李爱国摇摇头。

吴教授眯着眼说道:“一般来说,种子品种名称常冠以选育单位或推广地区简称.只是这种子是你自己鼓捣出来的,推广地区还无法确定这事儿不好办了。”

赵教授建议道:“我看就叫爱国1号玉米吧。”

“爱国1号,这名字响亮。”

“好名字啊。”

几个老教授还有社员们也都赞同。

吴教授总觉得李爱国占了大便宜,这种子要是能全面推广开来,将来可是要青史留名的。

只是谁让人家起了个好名字呢。

吴教授扭头看向刘主任:“我建议明年在你们铁道两侧种植区内,全面种植爱国1号玉米。”

吴教授是育种专家,专家具备权威性,再说了这种子是自家同志搞出来的,刘主任一口答应下来:“都听您的。”

随后就是种子问题了。

刘主任建议向老魏村公社购买这批苞米。

“爱国,这种子不能重复使用吧?”吴教授拦住了他,又拿起种子看了两眼。

李爱国笑道:“这是杂交种子,第一代由两个遗传特性不同的亲本杂交而成,集合了双亲优势,等到第二代,会出现基因重组,导致隐性性状重新表达,不同性状随机组合。”

“刚才还不懂农业呢,这明显就是农业专家。”吴教授赞叹的点了点头。

李爱国看了一眼系统面板上育种技术(100)笑而不语。

老魏村长和几个社员却都纳闷了:“这每年都得买种子,也太费钱了吧。”

“社员同志,你们放心,一旦这种子决定在全国推广,上面会提供种子。”吴教授解释道:“另外还有好处,要是别人想偷咱家的种子,他们岂不是偷不到了?”

“还真是啊。”

“爱国搞出来的这个东西确实是好东西。”

“不愧是农业专家。”

剩下的几亩玉米此时也收割完毕,地头堆满了小山的,鼓囊囊的麻布袋子。

“赶紧送回去,趁着日头正毒,还得晾晒。”老魏村长招呼社员们干活儿。

几个机务段的年轻小伙子也上前帮忙。

足有三四百斤的麻布袋子试着扛了一下,憋得脸红脖子粗,勉强能抬起却步履蹒跚。

老魏村长见状忙喊:“慢点慢点,两人抬一袋!千万别闪着腰!”

李爱国刚跟吴教授交代完最后几句,回头看到这一幕。

二话不说,走过去随手把外套搭在车栏上。

走到那几个年轻人试图搬动的最大的麻袋前,弯腰、屈膝、手臂猛地发力。

“嘿唷!”

在一众社员和机务段人员惊讶的目光中,那袋沉甸甸的玉米种子竟然被他一人稳稳当当地扛上了肩头!

“爱国哥还真是个驴货啊。”虞舒惊讶道。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