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刘总工一块来的年轻工程师当场就想举手,被刘总工拦住了。
“爱国同志,你有什么好想法?”
李爱国感觉到刘总工的态度有点奇怪,也没多想,就把前世见过的密封门的样子描述了一遍。
“使用双层套门,可以降低进水率,这个设计确实巧妙,如此一来,材料就能用钢来替代了,好办法!”
刘总工沉思片刻,眼睛瞬间亮了。
“走走走,爱国同志,咱们好好聊聊。”
刘总工拉着李爱国的胳膊就出了隧道,蹲在站台上拿出笔计算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点点头说道:“按照你的设计,密封门完全可以满足百年不漏的要求,爱国同志,没想到你还会设计门啊。”
李爱国听到这话,从兜里摸出根烟递给刘总工,好奇的问道:“刘总工,你应该是认识我吧。”
刘总工将钢笔别进上衣兜里面,接过烟,古板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我负责改进303黑鱼,前些年黑鱼在外面执行了一次成功的任务,就是你设计的。那次行动成功,我们得了集体三等功。”
李爱国没想到两人之间竟然还有如此渊源。
两人之间的关系顿时拉近了几分。
“什么?您是老京城人了?”
“是啊,我家就住在后海那边,不过父母去世后,我就没再回来过了。”
刘总工跟许多军工专家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
他在进入基地后,在组织的帮助下,结识了现在的妻子,也是基地里的工作人员。
一家人平日里生活在基地里,很少离开。
“刘总工,你好不容易来一趟,等忙活完了,到家里吃顿便饭。晚上家里做煮尜尜。”
“煮尜尜我真是很多年没吃过了。”
面对李爱国的邀请,刘总工犹豫了片刻,还是答应了下来。
跟李爱国在一块闲聊,不用担心回去之后没有办法写报告。
密封门的设计其实很简单,生产制造也不困难,图纸交给了采购处,只需要把生产计划交给相应的工厂就可以了。
还没到傍晚,李爱国便完成了工作,开着吉普车带着刘总工朝着四合院走去。
半路上,刘总工得知李爱国有两个孩子,非得买了一些大白兔奶,李爱国也没拦着。
刘总工的媳妇儿也刚生产,等他离京的时候,送点尿不湿作为回报就可以了。
人情嘛,就是在这你送我往中建立起来的。
“爱国,回来了啊,正好了通知你个事儿。街道办通知了,周末上午,到菜市场领取土豆子。”三大爷蹲在门口,笑呵呵的打招呼。
土豆子是土豆的俗称,在津城那边叫地蛋儿,华东那边叫洋山芋,南方叫薯仔。
在这年代,因为气候和技术条件,国内的土豆产量不高,只能作为配菜存在,价格比大白菜还要贵。
“现在连土豆子也能领取了吗?”李爱国奇怪。
“据说咱们从国外换回来了一大批洋土豆子,上面当福利发下来的。”
李爱国记得听商贸部门的同志提起过,这次出口油压机,东欧几个小兄弟没有外汇,只能拿物资换,看来洋土豆子也在其中。
跟住户们打着招呼,李爱国便带着刘总工往家走去。
进了屋,刘总工喝着茶说道:“其实我还是挺怀念这大杂院的生活。”
李爱国点头道:“确实,这里比较有人间烟火气息。”
“人间烟火.这词儿用的妙,在基地那边,每天就只有工作了,吃饭是在食堂里面吃的。”
两人闲聊一阵子,李爱国也没询问目前国内黑鱼的研制计划,刘总工也没提,两人就像是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陈雪茹接了孩子下了班,见到家里有客人,打了招呼后,就开始忙活晚饭的事儿。
所谓的煮尜尜,就是把玉米面烫熟切块煮食,拌韭菜、芝麻酱。
正好前几天李爱国从魏村公社带回来不少新鲜玉米,已经磨成了面。
煮尜尜做好后,陈雪茹又用玉米面包裹菜馅蒸了几个菜团子当做主食。
“很多年没有尝过这个味道了。”刘总工吸溜一口煮尜尜,再咬一口菜团子,眼睛有些潮气。
“家里的棒子面还有很多,你以后常到家里来。”李爱国道。
“这次回去,就该忙活正事儿了。”刘总工笑着摇摇头。
正事儿.看来是准备研制新黑鱼了,李爱国拎起酒瓶子倒了一杯酒,递过去:“来,老刘,预祝你工作顺利。”
“祝我们工作顺利!”刘总工平日里不喝酒,此时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此时正是晚饭时间,晚风裹着大杂院的喧嚣声飘进来。
“听说了吗,街道上要免费发放土豆子了,每家一百斤,还是国外来的洋土豆子。”
“洋土豆子?那外面的人就这么好心,把土豆子送给咱。”
“诶,听说是前阵子咱出口了什么设备,外面的人想买,才拿东西换的。”
“.这事儿怎么那么熟悉?”
“前些年咱们不也是经常这样干嘛,拿粮食、矿产去跟别人换东西,没想到现在咱们也厉害起来了。”
听到这个,刘总工抬头看看李爱国。
身为黑鱼专家,他的机密权限很高,经常能看到一些内参,知道那批洋土豆跟面前的火车司机有关。
此时外面又传来了贾东旭的声音:“洋鬼子们不敢伸手?换早年间“”
许大茂撇撇嘴,打断他:“抢?他们也得敢啊,你没听说吗,咱们家的黑鱼前阵子已经跑到小美家门口了。”
谁也没把许大茂的话当真,就连许大茂自个也知道自己是在吹牛。
李爱国却抬头看了看刘总工,黑鱼出动恐怕是基地那边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