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我不管,你要是不回去帮我爹过寿,咱们就离婚。”

一个身影推开门从刘海中家跑出来,那人差点跟李爱国撞在一起。

“是爱国啊,我有事儿,先走了。”

李爱国认出那女人正是刘光齐的媳妇儿,她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刘光齐此时从屋里出来,看到李爱国,神情有些尴尬。

“爱国哥,你去上班?”

“是啊。光齐,我去上班了。”

李爱国见刘光齐尴尬,只当做什么都不知道,骑上自行车晃晃悠悠的来到了气象站。

老猫早就等在站里面,把第一批人员名单交给了李爱国。

“这一批一共是三十五人。”

李爱国接过来简单看了一下。

名单上各种信息齐备,有名字,履历等信息,不用问就知道是伪造的。

“按照之前计划好的,把他们派出去吧。”李爱国在名单上签上名字,递了回去。

有了这个签字,再到指挥部那边办理手续,名单上的人员就成了正式的气象员。

“这次太谢谢你了。”老猫是个很少动感情的人,此时却有些激动了。

“客气啥。这些老前辈,让他们晚年安稳,是咱们的本分。”李爱国拍拍他的肩膀。

“红星计算所那边的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我还得去盯一下。”

李爱国对老猫的工作能力很放心,处理这边的事情后,又向农夫做了汇报后,就前往了红星计算所。

就在他检查那些研究员们成果的时候,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也出现在了京城水文局的门口。

他的名字叫做包同。

当然了,这个名字是材料上的名字,真正的名字就连自己都忘记了。

包同跟那大部分气象员一样,父母都死在了鬼子手里面,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后来加入了队伍,才算是找到了大家庭。

只是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上的伤痛越来越多,气象站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数次让他到地方上工作。

包同却发现自己早就失去了行走在光明之中的能力。

幸好,现在能到气象点工作,听说这个气象点位于深山之中,正适合他的性子。

顺利办理了手续,包同被定为五级气象员,每个月工资五十七块二毛毛钱。

粮食定量为粗粮三十七斤,细粮十五斤,还有火柴票、煤油票等票据。

考虑到包同即将前往的区域不方便购买物资,气象局特意把这些粮票和票据全都换成了实物。

下午,包同登上了前往大兴安岭的火车。

到了站点后,在地方同志的安排下,乘坐卡车又足足行驶了一整天,才最终来到大山里一座古怪的建筑前。

建筑上有白色的铭牌:“气象局第二百三十七号气象点”

“包同志,这里就是你今后工作的地方了,按照总指挥部的计划,全国气象预报网将在两天后正式启动,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地方上的同志感觉到包同有点奇怪,看人的目光渗人,跟他握了握手后,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包同将东西搬到气象点内,小小的气象点设施齐全,除了观测室外,还有一间厨房和一间卧室。

感受到周围的寂静,包同惬意的眯起了眼睛,这就是他所一直追寻的地方。

第二天,包同带着猎枪在周围巡视了一圈,顺带着打了两只野兔回来。

填饱肚子后,按照规章制度检查了观测设备,将读取到的数值记录在本子上,然后打开了电台。

指尖摩挲着电报键,想起那些不在人世间的战友,如今他终于能用另一种方式守护这片土地。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无线电波穿越数千公里,最终抵达天气预报计划总指挥部。

“报告!收到237号点数据!温度17.5c,湿度23%,气压945千帕,西风2级,无降水,能见度20公里…”

指挥部的电报员迅速将电文译制出来,旁边的计算机输入源噼里啪啦一阵子,将数据输入气象预报专用机中。

看到这一幕,水文局的邹杰光连连点头:“不愧是许老徒弟!用电报传气象数据,这法子绝!”

邹杰光也算是半个技术型领导,一直对天气预报网有个疑问,那就是全国各地的气象点,如何及时的把数据汇报给指挥部。

要知道气象点跟扳道站不同,不可能拉电话线。

结果,李爱国竟然在每个气象点配备了电报。

“爱国同志,眼下推进到哪一步了?”邹杰光此时也忍不住了,走到李爱国身旁问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