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爱国得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五院的同志已经开始组装火箭了。

“老徐,这是干嘛?”

看到张东山拎着打气筒在对着一个管道打气,李爱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火箭在运输途中,内部管道可能出现移位,影响密封性。所以我们就想到了自行车打气筒检测燃料管路密封性的土办法。”

李爱国差点鼓起掌来,这年月不会点野路子,还真搞不了科研。

事实上,五院的真实水平远超李爱国的想象。

就拿调试工作来说,五院独创了“三结合”模式:工程师+工人+士兵联合调试法。

负责研制的工程师、负责制造的工人和负责发射的士兵,三个岗位进行联动,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沟通,随时解决,避免走冗长的流程。

这也是新东风一号的研制进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

火箭经过检测、调试之后安装在了发射架上,随时准备发射。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东风了。”

李爱国确定小西山准备就绪后,按照预定程序,将情况汇报给了上面。

上面经过研究把人工降雨的事情公布出去,免得一些有心人在后面嚼舌根子。

要消灭流言飞语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实公布出来,哪怕这个事实只包含了部分事实。

很快,国际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

南斯拉家《战斗报》:《科学为人民!东大同志计划实施人工降雨实验!》

《朝日新闻》:《远东气象实验引发盟军司令部关注》

《华盛顿邮报》:《东大计划实施人工降雨,真实性受质疑》

一时间大家庭内热闹了起来。

“东大要发射火箭进行人工降雨。”

“火箭?他有那本事吗?还人工降雨我们大哥小美都没做到的事儿,他能做到?”

“人不可貌相,现在的东大可不是以前的东大了。”

“咱们要不要派人去瞧一瞧呢?”

东欧几家小兄弟得知这个消息,都感到振奋。

南斯家还专门打来电话,传授了他们之前的人工降雨经验。

老毛家没有什么表态。

兰利那边的气氛紧张起来,一道道无线电报在大洋上空穿梭。

一时间小西山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山上不时出现几个背着猎枪的猎户。

老猫早就派人盯着这边,那几个猎户刚上山就被抓了起来。

兰利得知这情况,拍着桌子说道:“陷阱,这玩意就是个陷阱,东大铁人工降雨是假,借机抓咱们的人是真。”

关键是他们还没办法对外诉说。

毕竟谁让你到别人家扮演偷窥狂的,你就说委屈不委屈吧。

同时,电视台天气节目也对国内公布了此次人工降雨的消息。

傍晚。

四合院李家的门前热闹非凡。

“好消息,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了缓解京城地区旱情,有关部门将于近期在京城地区进行人工降雨作业,请大家伙做好降雨准备”

听到这个,许大茂惊得差点把大枣吞进肚子里。

“啥是人工降雨啊?”

“这你都不知道!就是想办法把天上的乌云打下来。”刘海中常年看报纸,见多识广。

“哎哟喂!这不就跟老辈儿说的龙王爷差不多了?这可真能耐了去了!”

三大爷素日里多稳重一人,这会儿也惊得嘴都合不上了,一个劲儿咂摸。

住户们得知这个消息都兴奋了起来,这要是真能降雨,那今年的庄稼还能保住。

“啥玩意儿啊,又在这儿忽悠人呢……谁有那通天的本事?”

贾东旭一边吧唧吧唧嚼着枣,一边撇着嘴翻白眼,“再说了,下什么雨啊?我家房顶上的红薯干还没晒干呢!”

三大爷听不下去了,当即怼回去:“贾东旭你这话叫什么玩意儿?旱成这样,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你心里就只惦记你那点红薯干?”

“我吃的粮食是用粮票买的,又不用去地里刨,跟我有屁关系?”

贾东旭闷哼一声,梗着脖子犟,“可红薯干在房顶上晾着,真下了雨还得我自己收,凭什么呀?”

许大茂是真小人,可也被贾东旭这无赖劲儿惊着了。

“噌”地站起来,一把抢过他手里的枣:“滚蛋!贾东旭,往后再敢偷吃我家的枣,看我怎么收拾你!”

“是啊,地里面没粮食,咱们就算拿着粮票也买不到,贾东旭太自私了。”

“就他这样的,真该送街道办学习班好好拘着,让他学学怎么做人!”

“本来就跟我没关系嘛!算了算了,我不跟你们一般见识!”贾东旭见大家伙儿都跟他犯照,知道再耗着讨不着好,灰溜溜地夹着尾巴跑了。

易中海一直在老远瞅着,瞧见这情况,无奈地摇了摇头,嘴里嘟囔着:“这东旭啊,真是越来越没溜儿了。”

夜,静悄悄。

陈雪茹钻进被窝里,依偎在李爱国的身旁,小声说道:“爱国哥,人工降雨真能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