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要是贾东旭虚无了,易中海从此就高枕无忧了。

只是这种事儿不方便对秦淮茹讲。

贾东旭吃完早饭,拎着帆布包,左摇右晃的来到轧钢厂。

进了车间里,他依然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坐在工位上跟旁边的一帮老娘们闲聊。

车间里的领导们都知道贾东旭得了病,也没有跟他计较。

工组里的工友不满意了。

现在少一个人干活儿,他们工组的产量就得被其他工组比下去。

现在的轧钢厂承接了前门机务段的摩托车配件生产工作,正掀起一股大生产的高潮,大家伙都在争抢生产小红旗。

要是产量低了,会被其他工组的工友嘲笑。

“组长,既然贾东旭干不动,还不如把他调到仓库那边。”有工人找到了工组长。

工组长有些为难。

仓库的工作确实轻松,却拿不到生产补助,铁道老大哥不差钱,每个月补助好几块呢。

贾东旭是易中海的徒弟,他得给易中海几分面子。

工组长找了易中海谈话:“老易啊,现在咱们厂里面什么情况,你也知道,贾东旭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简直是站着茅坑不拉屎嘛。”

“领导,您放心,我会提醒他的。”

要是在以往,易中海肯定会护着贾东旭,但是现在眼看着贾东旭成了废人,易中海也没了那份心思。

他到了贾东旭工位前,板着脸教训道:“东旭,你要是真病了,就回家歇着。要是没病,就好好干活。轻伤不下火线是咱们工人的规矩,别让人戳脊梁骨。”

贾东旭没有想到易中海竟然一点都不护着他。

嘴头上答应了下来,看着正在轧钢机旁忙碌的易中海,他的眼神中却迸发出一道厉色。

李爱国并不清楚贾东旭的心思,此时已经来到了一机部里,找到了正在上班的宗先锋。

宗先锋从文件堆里抬起头,看到是李爱国,惊喜道:“爱国哥,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小子现在是干部了,我得来祝贺。”

“别提了。”宗先锋把李爱国让到椅子上,倒了一杯茶递过来,自己也倒了杯。

他小口喝了两口,叹口气说道:“不瞒你说,这工作我是一天都不想干了。”

“怎么?在这里不开心吗?”李爱国纳闷。

宗先锋因为是青大学优秀毕业生,得到了优先分配,刚进部委就被评定为3级办事员(行政级别21级),每个月62块钱,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咳咳,不提这个了,爱国哥,你是大忙人,今天来,不仅仅是为了来看我吧?”宗先锋好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岔开了话题。

李爱国把需要电气人才的想法讲了一遍。

“懂得电气化知识,对自动化有研究,这样的人还真不多.”宗先锋歪着脑袋考虑片刻。

他突然抬起头看向李爱国:“爱国哥,你看我怎么样?”

听到这个,李爱国有些惊讶。

要知道宗先锋现在干部编制,这虽是工人最光荣的年代,干部和技术员、工人的待遇还是有很大差异。

此时有人敲开办公室门送来了文件,李爱国也不好意思多问什么,只是交代宗先锋晚上到家里吃晚饭。

“你顺带把达莎也带上,两个孩子挺想她了。”

达莎是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的一等设计师安娜·贝索诺娃教授的女儿,前两年李爱国出差时,从扎波罗热带回来的留学生。

达莎来到京城后,经常跟宗先锋一块到李爱国家玩,小红升和小明微也很喜欢这个特别白的姑姑。

宗先锋跟达莎一直在谈对象,本来爽快答应,现在却微微一愣才点点头。

李爱国拐到菜市场买了点菜。

现在倒春寒过去了,气温恢复正常,春天的菜已经上市了。

芹菜、青笋.李爱国还看到摊位上出售鲜嫩的香椿。

这玩意炒鸡蛋味道极好,价格也不贵,五分钱一斤,便买了两斤。

又买了一条鱼,这么多菜已经足够了,便骑着摩托车回了家。

陈雪茹得知宗先锋和达莎要来做客,显得特别高兴。

她也很看好这对跨国恋人,一边做菜,一边问:“爱国哥,他们两口子结婚,应该会生个洋娃娃吧?”

“那倒不一定,这玩意是随机的。”李爱国翻了翻书。

其实这事还有个有意思的点,视角不同,结论就不一样。

在咱们看来,这些混血儿长得特别像白人,可能因为咱们对白人特征太敏感,高鼻子大眼睛一出现,脑子就自动贴标签。

可在白人眼里,他们可能觉得这些孩子有点亚洲味儿,基因混合这东西,没个固定方式,谁也别想预测出来。

说到底,长相这事,随机基因说了算,但怎么看,全凭眼睛。

傍晚时分,宗先锋带着达莎来到李家,饭菜摆在桌子上,屋子里热闹起来。

“达莎,你今年就要毕业了吧,是准备留在这里,还是回国?”

达莎达莎捏着筷子的手指发白,偷偷看了一眼宗先锋,小声说道:“嫂子,这事儿我还没决定呢。”

“来来,喝口酒,这天还是有点冷.”陈雪茹也感觉气氛不对,站起身倒了一杯酒。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