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可不想跟一个千年女鬼扯上半毛钱关系。
早饭很简单,五个煎蛋,一碗棒子面粥,李爱国一口气吃完,便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机务段工作室。
才刚八点钟,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外面站满了人。
铁道部里的几个领导、一机部的领导带着一帮子专家,正等着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检查结束后,进行验收。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和116车间的通道早就锁上了。
齐教授和飞机厂的技术员们也换上了前门机务段的制服,站在旁边,谁也没在意他们。
一机部的领导看着李爱国,很是满意。
身为领导的可是知道,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技术含量。
现在老毛子那边的车床越来越难搞了,小美家更是不卖给咱们,有钱都买不到。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从民用设备,到各种军用设备,都能用得到,并且还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
以前一机部也想着研究这种车床,只是底子太差了,造出来的都不那么让人满意。
“我们已经完成了检查,现在可以开机进行验收了。”周高飞推开门,向李爱国做了汇报。
他和那些技术员的脸上都挂着一宿未睡的疲惫,不过精神头却很好,眼睛闪亮闪亮的。
李爱国打开大门,示意领导们进到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内部。
“领导,这台五轴铣车复合中心主轴转速可达3500r/min,最大加工长度达到了6.5米,最大加工直径范围为400mm”
那些领导不懂得具体的数据,面前这庞大的新式车床却足以说明了一切。
特别是铣车复合中心还配备了一台专用的小型机。
霓虹灯制作的显示面板是控制面板,下面安装的键盘可以输入参数和加工程序。
为了防止泄密,铣车复合中心外面包裹了一层金属外壳,机身主体由三段厚重的铸钢拼接而成,接缝处严丝合缝。
一旁的一机部领导忍不住上前两步,伸手轻轻触碰了一下机身外壳,不禁感叹:“这做工,比咱们之前见的那些老设备精细太多了!”
“爱国同志,这台机器可以加工内孔表面吗?”一个领导问道。
李爱国听到这个,开口说道:“领导,这台采用的是正交车铣加工方式,由于铣刀与工件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在内孔直径较小时它不能对内孔进行加工,但在在加工外圆柱表面时效率较高。
如果需要加工内孔表面,我建议继续开发镗床。”
李爱国也有研究深孔钻镗床的想法。
“这样啊?”领导看了看专家。
“爱国同志说的很对,铣床主要是用来切削的,就算是采用轴向车铣,可以加工内孔,精密度也比不上镗床。”专家点了点头。
设备就该用专业的,要是什么都想要,最终只能搞出一个四不像。
邢段长这个时候赶紧开口:“领导请放心,我们前门机务段工作室会继续研发新式的车床。”
“你啊.”一机部的领导被邢段长逗笑了,这玩意又不是电风扇,说研发就研发。
铁道部的领导这个时候提出来:“咱们是不是实验一下,也好进行验收?”
按照验收流程,项目组需要把所制造的设备原理、图纸全都交给验收组.
只是这个铣车复合中心已经被列为最高机密之一,算是国之重器,压根不可能把这些东西交出去。
那剩下的办法就是看看能不能车床能不能运转了。
李爱国早有准备,让周高飞准备了一个齿轮的粗坯,放进加工台上。
李爱国看向邢段长:“段长,您下令吧。”
邢段长知道这是李爱国为他长脸,点点头:“开始吧。”
周高飞点点头,先是运行了检查程序,随后在俯身在小型机的键盘上按动起来。
霓虹面板上的数字飞快跳动,车间里突然响起一阵沉厚的嗡鸣。
不是老车床那种“哐当哐当”的杂音,是铣车复合中心的电机从慢到快匀匀转起来的声儿。
主轴带着刀具慢慢降下,离齿轮粗坯还有半寸时突然顿住,加工台悄没声儿地微调了两下,像是在给粗坯“找正”。
下一秒,铣刀“嗤”地贴上铁坯,刀具在铁坯上走得又稳又准。
时而横向切削,时而纵向打磨,齿轮的齿槽一点点显出来,边缘连半分毛刺都没有。
几个副轴开始转动,几把铣刀就像是手术刀一样,飞速切屑起来,整个过程看人眼缭乱。
最让领导们吃惊的还是整个过程不需要研究员操作,这台车床就跟人一样,是活的。
“这就是数控机床吧?怎么看上去比三坐标数控铣床复杂很多?”一机部的领导曾负责过验收由京城第一机床厂生产出的三坐标数控铣床,此时也被震撼住了。
李爱国在旁边回答:“我不了解那台车床,猜测差别在小型机上。
我们将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早就输入到小型机中,机器按照复杂程序来执行复杂的指令。”
“看来这种数控车床才是咱们未来工业车床的发展方向。”
一机部的领导觉得远不止这点,就那五根加工轴就全面碾压了那台车床。
此时,机器的轰鸣声逐渐消失,周高飞按停设备。
主轴缓缓抬起,加工台带着齿轮转了个圈。
那原本粗糙的铁坯,齿牙的弧度齐整得像用尺子量着画的,表面光溜溜的,用手一摸,连细微的刀痕都感觉不到。
一机部的专家走上前对齿轮进行了测量。
“好家伙!齿距误差连半丝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