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116工程那边还在紧张的进行中,邢段长不清楚细节。

不过看到上级领导单独接见了116工程的几个教授,就知道这项目不一般。

“嗯,还是116工程,领导,该下班了。”

“等下,上次上级领导视察过之后,派人送来一大批海鱼,那玩意补脑子,不带回去一些。”

“谢谢领导,谢谢。”李爱国赶紧道谢。

下班前,物资科派人将海鱼送到了工作室,工作室内的研究员们都拿到了一份。

主要是黄鱼,还有少量的带鱼。

这年月黄鱼并不算是稀罕物,在海边城市只能卖到1毛5一斤。

倒是带鱼的数量比较少,价格昂贵。

李爱国分到了三条黄鱼和两条带鱼,挂在摩托车把上回了四合院。

“爱国回来了。”三大妈听到动静,就推开门看看,看到李爱国回来,开口问道。

“三大妈,回来了,这两天一直在加班,没有回来。”李爱国的解释并不多余,这年代要是不出差,再夜不归宿,邻居们肯定得议论。

“周末街道办开大会,你别忘记了。”三大妈叮嘱李爱国。

李爱国还真把贾家分家的事儿忘记了,想起来后,一口答应了下来。

晚上,李爱国请来南易,让他帮着把黄鱼和带鱼料理了,剩下的先用盐腌制起来。

南易的手艺确实不错,清蒸鱼出锅,鲜香四溢,鱼肉嫩滑如丝。

带鱼则采用了油炸的方式,孩子们比较喜欢吃带鱼,啃起来嘎嘣脆。

刘海中,许大茂两家人也过来一起吃,一边吃一边聊天。

“爱国,你太有面了,这么大的黄鱼,我只在给领导放电影的时候见过。”许大茂夹了一筷子,开口说道。

二大爷点头:“大茂,你还没听说吧,爱国造出的挖掘机抢救了铁道,救了老毛子那边的代表。”

“真的?那可出名了啊。”许大茂很羡慕,要是他有这份功劳,现在肯定当领导了。

“这都是大家伙的功劳,不能都算我头上。”李爱国提醒道。

“对对对,功劳是大家伙的。”刘海中点点头,又问道:‘听说你们段里面准备建重型工机械厂了?我们轧钢厂这边也接到了新订单。’

由于机务段和轧钢厂关系比较近,距离也近,有了新配件第一时间回想到轧钢厂。

“计划生产挖掘机,估计再有几个月就量产了。”李爱国点点头。

“你们机务段又出名了。”许大茂有些羡慕了,现在前门机务段越干越大,轧钢厂这边几乎成下游工厂了。

吃完饭,刘岚和梁拉娣帮着陈雪茹收拾了碗筷,李爱国闲聊了一阵子后,便回了书房。

挖掘机已经搞定了,应该趁势将矿用挖掘机和铲车也造出来。

第二天是周末,李爱国一直睡到九点多,听到外面的喧嚣声才起床。

洗漱了口,啃了两个馒头,晃悠着来到中院。

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除了四合院的人,还有隔壁几个大院的邻居。

等看到街道办的张干事和三大爷把一个横幅挂起来,李爱国感到不对劲了。

“说理大会”

“这是怎么回事?”李爱国拍了拍许大茂的肩膀。

许大茂回过头看到是李爱国,连忙让开来:“爱国,你来了啊。”

“这说理大会不是以前搞的吗?”李爱国疑惑。

说理大会是针对那帮坏人的大会,解放后经常召开,李爱国也参加过几次。

“听说区里面对贾家的事情非常重视”许大茂了解点内情,但是不多,李爱国也算是听明白了。

解放后离婚的事情时有发生,家产分配问题就成了大问题。

因为缺少相应的依据,按照解放前的办法又不合理,经常因为这种事情打的头破血流。

于是街道办便想以贾家的事情为契机,开一场“讲事实、摆道理”的大会。

“看这情况,贾东旭要有麻烦了。”许大茂窃喜。

李爱国倒是不在意,只当做是看热闹了。

街道办的王主任和区委的几个领导赶了过来。

“贾张氏呢?”

这时候,派出所的同志把贾张氏和贾霸押了进来。

几天不见,贾张氏和贾霸都瘦了一圈,很明显在里面的日子不好过。

街道办王主任冲着易中海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易中海难得能够露次脸,学着区委领导的样子,先清了清嗓子。

“今天召开说理大会啊,就只有一个内容。”

“这个贾家,贾张氏出嫁了,啊,是不是该分一分家产,也许应该,也许不应该,是吧.”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