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之所以请马兰过来,是为了研究抽油机安装完成后的工作。
按照大庆这边的钻井计划,将会在钻井机旁建造“干打垒”加热炉,加热石油,保持石油的流动性,最终达到将石油通过管道运输到中转站的目的。
“干打垒”加热炉其实就是个加装了烟道分离器的大火炉子,算是明火了,比较危险。
李爱国记得克拉玛油田那边,使用的是名为“巴洛宁流程”的办法,具体技术细节记不清楚了。
马兰来自克拉玛,听到李爱国的问题,立刻解释了一遍。
这其是老毛子的一种原油集输流程,采用蒸气管线伴随油管保温,双管并行。
原油加热用蒸气锅炉,原油计量采用齿轮流量计或翻斗分离器。
听到这里,李爱国立刻否决了这种方案。
这种流程需要安装大量的锅炉,铺设大量的管子。
如果采用这种流程,油田中区22平方公里生产试验区内,就需要近百台锅炉和上千吨小口径管材。
别说现在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石油工业部资金短缺,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买锅炉买管子,就是有钱,老毛子也不会卖。
最关键的是,大庆这边的石油粘稠度远超老毛子那边,这种办法无法解决问题。
两人正聊着,许科长拎了把铲子从外面进来了。
“这窝棚前面怎么没弄点火?”
现在晚上并不冷,完全用不着用篝火保暖,李爱国正疑惑着,许科长指了指远处,笑着说道:“这边狼多。”
听到这个,李爱国立马站起身,抄起了铲子。
这边生篝火很简单,找个简易的铁皮桶,拿铁锹把原油伸到里头去点着了,就这些火能烧一个晚上。
围着原油篝火,许科长询问了刚才两人在聊什么。
马兰冲着李爱国抬抬下巴:“爱国同志询问老毛子那种原油加热办法。”
许科长摇摇头:“甭想了,爱国,当初我们技术科也曾想使用老毛子的办法,还专门前往克拉玛请教了老毛子油气集输专家维舍夫教授。
大领导带了几十个专家技术人员开了座谈会,最终只得到了一个结果,这种办法完全没用。
后来,我们才想出了“干打垒”加热炉的办法。
这办法虽然没有隔绝井场火源,也造成了一些事故,但也没别的法子了。”
马兰点头:“除非把大庆搬到赤道去,要不然只能用加热炉了。”
李爱国倒是想起了一种办法,只是具体的细节记不清了,还得细细筹划一番。
现在不是冬季,加热问题并不是关键,李爱国决定先放一放。
两人离开后,李爱国也打了个哈欠打算回窝棚,看到周克正将一个铁箱子往行军床下塞,问道:“检查过了?”
“图纸没有问题。”
这次因为需要安装抽油机,需要用到图纸,这些图纸就装在铁箱子里面。
周克的工作之一,就是保管铁箱子。
“休息吧。”
李爱国打了个哈欠,一头倒在了行军床上。
这一觉睡到了天亮,等听到外面传来号子声,才从床上爬起来。
李爱国啃了个馒头,就带着野生汽车专家来到了井架子旁。
此时钻井工作已经按照更改后的计划展开了。
马兰正在给队员们开会,见到李爱国过来,笑着说道:“爱国同志,这事儿交给我们就行了。”
五小队的钻探技术不错,李爱国站在旁边,看了一阵子,见没有什么问题,便站在旁边和马兰闲聊。
“队长,钻头的速度太快了,好像遇到了盐水层。”正司钻冲着马兰喊道。
“起钻,准备灌浆!”这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了,马兰瞬间作出了决断。
正司钻一边操纵机器降低速度,一边朝着不远处的王昆喊了一声:“副司钻同志,两分钟后起钻。”
王昆这会在盯着李爱国和马兰看,听正司钻的喊声,他精神一阵恍惚,下意识的抬起了钻头。
高速旋转的钻头被提升起来的瞬间,碰撞到了井壁,剧烈的颤抖导致井壁瞬间发生坍塌。
钻头被井壁阻拦,巨大的反作用力,导致钻井架子剧烈摇晃了起来。
几个工人正在井架子上忙碌,差点被甩下来,好在他们都挂了安全绳。
“快把钻头降回去!”马兰见井架子摇晃得厉害,意识到出事了,连忙朝着王昆喊道。
王昆这才清醒了过来,连忙推下手轴。
但是现在已经晚了,钻头死死的卡在了井壁上,压根无法下降。
“我我推不动”王昆着急得差点哭出来。
此时钻井架子的摇晃幅度已经超过了安全规范,几个工人从架子上晃下来,被安全绳挂到了半空中。
“切断电源!”马兰也没想到事故竟然能发展到这种程度,下意识的作出了决定。
但是她话喊出口,就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负责提供电力的柴油发动机距离钻井架子足有五六百米,就算是赶到了也来不及了。
马兰似乎已经看到了钻井架子倒塌的场景,血液好像一下子沉到了脚底,连带着指尖都泛着冰凉的麻意。
马兰觉得整个人沉入了海底,耳朵里嗡嗡响,什么都听不清,只知道心里有个声音在喊“别塌”。
喊得嗓子发紧,却连自己都知道这是白费力气。
突然。
轰鸣声消失了。
井架子竟然停止了摇晃!
马兰感觉自己被人用一双大手从海底捞了出来,扔到了阳光下。
她扭头看去,只见一个魁梧的身影正站在柴油发动机旁,朝着她笑呢。
那人是火车司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