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接触后,唐植桐才知道供销社的采购员为何不愿去农村收购,一来路途远运输不便,二来农村的大妈太难缠了,真的是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就拿鸡蛋来说吧,供销社收购价5分一枚,集市上零售6分一枚;供销社零售大约在0.75元/斤。
大妈们欺负唐植桐面嫩好说话,非跟他磨牙,让他按集市零售价收购,得亏唐植桐是懂折中和搭配销售的。供销点挂着的小黑板上明码标价,一枚鸡蛋5分,或一斤鸡蛋6毛,可以拿鸡蛋换硬,一个鸡蛋换三块。
得益于义务教育的普及,跟着妈妈或者奶奶来供销点的小朋友不少,也能正确认识到等价交换。总有一些孩子努力的去补齐童年短板,把账算得明明白白,偷一个鸡蛋会挨一顿打疼一天,但能换来三颗硬,三颗一天一颗能甜三天,果断选择三天……
这种倒霉孩子少,懂事的孩子更多一些,于是唐植桐的小黑板上又多了几条,两只知了猴换一块或者两分钱、一个土蜂窝的准确地点换五块或者一毛钱……
大妈们不吃这一套,所以唐植桐又拿出了从孟主任那硬抠出来的虫蛀鼠咬的布、受潮结块的、磕碰变形的搪瓷。这些不仅不要票,标价还比供销社低一些,以自用置换为主。
青菜、生、黄豆、芝麻、鸡蛋、栗子、葵籽、干枣,只要供销社收的,啥都行,只有一个条件,自己是替供销社收购,价格也只能按照供销社给出的走。
生0.2002元/斤、芝麻0.2754元/斤、黄瓜0.013元/斤、西红柿0.019元/斤、茄子0.015元/斤、冬瓜0.011元/斤……
小黑板换成了大黑板,每天都有不同收购物的价格,价格都是去供销社的时候抄回来的,同样也是唐植桐转售给供销社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