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72章 371柈子

“桉子,我们可不能再要你东西了,你上回留下的面粉还有呢。现在年景不好,留出给你做大酱的豆子,剩下的你走的时候带回去,发点豆芽给家里加个菜。”当听说唐植桐带来的黄豆是给自己和唐婷两家的后,大娘直接开口拒绝了,不肯要。

“大娘,听您这么说我可不得劲了,咱是一家人,按这个算法,您和小姑给我带的那些东西,我是不是得折现?”唐植桐接连摆手,自是不肯再带回去的。

一时间你来我往的推让,好不热闹。

“行了,桉子大老远的带来了,留下就留下吧。正好咱家今年也没买到做大酱的豆子,总不能明年不吃了吧?”唐文邦站在一旁先是劝自己的老伴。

“就这一回,以后可别往这带了,你大娘说的没错,年景不好,往后自己多留一点,我们这边你就放心吧,临着山、靠着水,只要勤快一点,饿不着。”说完自己的老伴,唐文邦又开口安唐植桐的心。

“好嘞,我记下了。”唐植桐痛快的答应下来,至于后面照不照做嘛,那是以后的事情,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

接下来,唐植桐虚心的跟大娘请教如何做大酱。

唐植桐仅限于知道大酱的名字,对如何加工不知就里。

大娘事无巨细的将过程一一说给唐植桐听。

做大酱是要挑日子的,一般在东北的正月下手加工,大概的步骤是先泡豆子,然后是烀熟,再砸成泥,摔成坯,接下来是长时间的晾晒、发酵、长毛,最后等农历四月初八或十八,切块入缸、捣缸。

唐植桐着重听了一下最后一步,怎么盖缸、加多少水、加多少盐、每天怎么搅缸、打沫等等。

唐植桐打听这些并不是想回四九城后自己加工,各地的特产之所以讲究正宗,跟原产地的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

就拿大酱来说吧,同样的日期、同样的工序,不一定能做出东北的味来,因为气候不一样。

黄豆在这个时候是妥妥的稀有品,不光唐文邦买不到,若不是唐植桐提前囤下,在四九城也不一定能买到。

如果在四九城做大酱,十斤黄豆砸下去,没有发酵环境,很有可能做酸了、做臭了,到时候即便张桂芳不揍唐植桐,最少也得埋怨他三个月,忒糟践东西。

唐植桐打算等来年带着酱坯回四九城,先拿出一块来自己入缸加工,能成就自己在家加工最后一步,不成的话再送回安东加工,反正刚才大娘说了晾干的酱坯耐放,放一年都没事。

学完如何制作大酱,就没唐植桐什么事了,作为一個半吊厨子,他倒是想帮忙做饭来着,但被大娘赶了出来。

作为一个晚辈,闲着是不合适的。

唐文邦带侄子回家后,没有再返回办公室,在家劈木头,唐植桐往前凑凑,打算帮帮忙。

“想试试?”唐文邦看侄子跃跃欲试的模样,停下手中的斧头,笑眯眯的问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