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凤珍笑着摇摇头,脸上多了几分坚定。
唐植桐笑呵呵的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对于凤珍的成长,唐植桐非常欣慰,也是乐见其成的。
来到学校后,唐植桐认真听了一上午课,下午除了把作业写了写,又找出信纸,打算写信。
人是社会动物,很多时候都需要沟通,而且由于娱乐活动少,写信也慢慢成了一项乐趣,这一点有些像即时通讯工具刚推出的那几年,蹲坐在电脑前只为聊上那么一会的网友。
这年头通信确实不发达,但人们并没有因此不联系友人、亲人,实际情况是写信的人非常多。
如果某人收到的来信较多,那在旁人看来就是交友广泛,会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几年下来总能攒上厚厚的一沓。
唐植桐和小王同学也不例外,两人恋爱时的通信都保存完好,在婚后都放在了西厢房,将来也是一笔幸福的回忆。
一封信的成本因内埠、外埠的不同,加上信纸大概在六分、一毛钱的样子,两三张信纸可以写上很多的话,性价比很高。
当然,朋友多也有写信的烦恼,无论是写信还是回信,不少人都会“抄”,以写给朋友甲的信为蓝本,改一下称呼、稍微调整一下内容抄给朋友乙、朋友丙、朋友丁等等。
所以,有细心的朋友会在自己收到的信纸上发现上一封信由于大力书写留下的笔痕印迹。
这样就显得有些心不诚了,唐植桐肯定不会犯这样的错。
唐植桐先撕下两张信纸,铺在课本上写,这样可以避免在下一封上留下笔痕。
先写给吴海洋和马克俭的,有日子没见了,关心一下,并了解一下最新动向。
除此之外,唐植桐还写了几封信,写给西北局的邵剑林、闽南局的姜新文、贵黔局的郝立梅,除了关心、客套,还跟他们说了考核的动向。
邮编推广考核的事情是郝仁在培训会上说过的,考核之前肯定还会再下通知,不存在通风报信的嫌疑。
关系嘛,哪怕不常用,也要常联系才能热络。
放学后,唐植桐将信寄出,才骑上自行车来到了顾勇租的小院,又是叮叮咣咣一顿砸。
等来到北图的时候,小王同学告诉唐植桐一个消息:“咱妈打电话说让你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