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明朝被鞑子推翻,不少史家都说是官员贪污、吏治腐败、朝廷没钱的缘故,但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当时老百姓的看法、想法。

朝廷没钱了,官员说“再苦一苦百姓”。

一有点什么事,就苦一苦百姓,一有点什么事,就再苦一苦百姓。

鹅城的税都收到九十年以后了,老百姓能没想法?就这种朝廷,这种官员,明朝的老百姓能没有意见?

苦吃多了,明朝的百姓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吃得苦中苦成不了人上人,于是这苦不吃也罢!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鞑子真来了,谁又会真心去抵抗?不他么给带路就算对得起祖宗,无非是换一个皇帝罢了,难道会对自己土里刨食造成负面加成?

所以,明朝翻车了。

说一千道一万,百姓不怎么关心皇帝是谁。

唐太宗李二说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前人的珠玉在前,现在各部门也有所借鉴,并非一点动作都没有,兴修水利、救灾抢收,另外不少地方都安排了救济粮,下调征收,压缩商品粮户口shu liang,压缩商品粮户口定量,同时也往下分配了伊拉克枣等等。

去年的时候二子他爹主演过一部电影,名叫《三年早知道》。

去年排片还挺多,今年下半年就少了。

开完会,唐植桐和马薇继续回财务科工作。

除了帮着整理一下推广数据,唐植桐还对财务工作做了简单分工,马薇管账,自己管钱,有点会计和出纳的意思。

下了班,唐植桐先去了一趟木材厂找张波。

尽管唐植桐嘴上跟小王同学说的简单,但他身体很诚实,干不了就是干不了。

“吆,这不是唐科长嘛,稀客啊。”一见到唐植桐,张波就打趣道。

“嚯,张工笑我呢?”唐植桐笑着掏出烟来散烟,虽说都在一个街道,但两人的单位并不挨着,平时也没什么交集,张波之所以能知道的这么清楚,唐植桐猜测是张波跟徐卉走的比较近的缘故。

“哪能是笑你?我这是祝贺你进步。”张波接过烟,给唐植桐点上。

“得嘞,谢谢。我今儿来是想麻烦张工点事,我想做两个雪橇,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木料?”唐植桐从另一个兜里掏出一盒大前门,放在桌子上。

“那必须得有,木材厂什么时候能缺了木料?走,我带你去看看。”张工没管那盒烟,而是猛吸一口烟,将烟头怼进了烟灰缸。

唐植桐有样学样,跟在张工身后,出了办公室,直接来到了仓库。

进仓库门的时候,唐植桐听到库管朝张工喊了一声“厂长”。

“张工这是产房传喜讯,升了呀。”这回该唐植桐打趣张波了。

“嗐,都是光荣的劳动者,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张波谦虚的挥手。

“高,张厂长这觉悟杠杠的。”唐植桐恭维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