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来,我尝尝大家的伙食。”唐植桐将自己饭盒里的窝头尽量均匀的掰成了好几份。

既然是调查,唐植桐也没有偷着瞧支局各位同志的伙食,而是光明正大的跟他们坐在一起,仔细打量起来。

从乡科级到地委的领导,都是可以用“专员”来称呼的。

得益于曾经做过投递员,唐植桐对那一套并不陌生,来到支局后上手也很快。

只要公交一加油门,就是武汉的风。

有部分群众会问及自己关心的某地点的邮编,唐植桐也耐心的用对照表一一查询并告知。

唐植桐在一旁点点头,表示了理解,但追问了一句:“时效性不能保证,准确性能保证吧?”

“熬一熬,困难只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唐植桐单薄的说道。

从脸上的笑容和神色来看,有些游客饿的并不严重。

交了钱、拍了照,留下了学校的地址,摄影师在得知唐植桐是大学生后,更加热情了:“我也是大学生,放假没回家,借同学的相机出来赚点零钱补贴一下家里。”

因为上面不提倡,甚至反对,所以一个个都不声张,这也正是唐植桐不说去长江大桥,而说去“走访”的原因。

上面通汽车和行人,下面通火车,而且是双向四车轨的,放眼下可谓是配置豪华。

“那就去片区走访走访。”唐植桐乐呵呵的应了,正好没吃饱,出去找机会再填补一下肚子。

唐植桐不会多要这边同事的口粮,但是生怕他们多给了,自己有储备,但他们没有啊!“再多点,再多点。”姜思远看唐植桐就拨了一点,明显比他给自己的窝头少,督促道。

食堂今天没有再给调查组往棒子面里掺面粉,纯棒子面的窝头,但比昨天干爽了很多。

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人的骄傲,也是国人的骄傲。

直到2017年,在各种先进科技装备的监控制约下,才彻底掰了过来。

要我说呀,市局还是太客气了,昨天黄组长都说了,不搞特殊,结果这窝头还是比你们的好。

轮子都跑着火了,扶手都能给拉弯喽。

空口白牙,姜思远一点表示都没有,但唐植桐依旧愿意如实写,无它,太难了。

“你们讨论啥?听不懂,听不懂。”唐植桐反应也快,笑着摇了摇头。

唐植桐不想自己来到这边一趟,却当一回导火索。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什么年代都有能人。

“够了,够了,差不多得了。咱都按这个标准来。

“嗐,没办法,谁让现在吃不饱呢,都是粮食逼的。”摄影师大方的笑笑,指着长江大桥,给唐植桐作了一番介绍,有点导游的意思。

就凭人家这番做派,生意好不是没道理的。

来这边之前,唐植桐在小学课本里学过《nj市长江大桥》的课文,眼下南京的还没建成,也不知为何这第一座大桥没能上课本,第二座反而出名了,也许是因为这座是援建?通过兼职摄影师的介绍,唐植桐了解到,大桥局职工对能参加大桥建设而骄傲,近两年他们不少给自己孩子取名叫“建桥”、“汉桥”、“建成”的。

重名率比较高,派出所都出面去劝阻过,但没用。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