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边长眠的都在县团以上,今天人多,难免碰到认识人。”小王同学轻声解释一句。
“说的也是。”唐植桐点点头,圈子就那么大,今天又是清明节,碰到几个认识人不奇怪。
“这就是文文的爱人吧?真是一表人才,跟文文很般配。”跟叶志娟寒暄的中年妇人见小王同学迎唐植桐过来,开口问道。
“桉子,这是你谢阿姨。”叶志娟背对着唐植桐,听朋友这么问,才发现唐植桐已经打水回来了。
“谢阿姨好。”唐植桐走近前,放下水桶,双手放在身前,恭敬的问好,同时还不忘朝谢阿姨身后的男青年点头致意。
“好,好。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哪工作啊?”老谢一点也不见外,笑眯眯的问道。
“在邮政局。”唐植桐刚过来,摸不准她的路数,再加上小王同学刚才只是说“认识人”,而不是“熟人”,所以只是微笑相待。
“不错,是个好单位。这是我儿子丁建辉,在供电局工作。你们年轻人有共同语言,以后多亲近。”老谢不见外,侧侧身,将自己儿子介绍给唐植桐。
“你好,唐植桐。”当着叶志娟的面,最基本的面子唐植桐还是给的,主动向丁建辉伸出了手。
“你好。”丁建辉没想到亲妈来这一手,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赶忙放下手里的桶,朝唐植桐伸出了手。
“桉子,你带纸了吗?给建辉留个通讯地址。”叶志娟在旁边补了一句。
“我这有,我带着呢。”老谢立马接茬,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来。
唐植桐见状,从上衣左上方口袋里抽出别着的钢笔,在谢阿姨递过来的本子上写下了押运处的地址和电话,又递了回去。
“写的字真俊,这是建辉的地址,小唐,你收着。”老谢接过本子,看了一眼唐植桐的字,又从上面撕了一页下来,递给唐植桐。
“好嘞!”唐植桐双手接过来,认真看了一下,然后折叠起来贴身放好。
“叶主任,那我们不耽误你们了。”老谢心满意足的合上本子,跟叶志娟告辞。
丁建辉完全没想到今天亲妈会来这么一出,就跟蓄谋已久似的,在走出一段距离后,才开口道:“妈,您这是干嘛?也太上赶着了。”
“你知道个屁!”老谢瞪了儿子一眼,跟刚才让人满面春风的状态判若两人。
“你爹走的早,很多人情关系人走茶凉,根本指靠不住。我今天给你牵线搭桥,让你们年轻人自己联络下感情,还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
“人呐,相识于微末,风起于青萍。遇到事了再去求人,谁搭理咱?”
“那……那我跟他也不算微末,他穿四个口袋的衣服,手上也没几个老茧,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干部。妈,您以后不要这样了,我自己以后能行。”丁建辉有些难过,难过自己这么大了还要让母亲操心,难过母亲为了自己舍下脸面。
“你发现小唐是干部了?我打听好才拉你过来的,人家小小年纪就副科了。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可得跟人家处好关系,宁愿用不上,也不能用上时找不到人。记住了吗?”老谢郑重的叮嘱道。
“知道了,妈。”丁建辉很难过,转头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
告别丁建辉母子后,叶志娟没再说什么。
走到丈夫的墓碑前,叶志娟拿出早已准备的毛巾投入水桶中,捞出来拧个半干,展开细细擦拭。
一边擦,一边低声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