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师,这鱼跟上次一样,脆,好吃!”程海夹起一块带鱼,尝了一口赞道。
“嘿,我就当程老哥夸我了,不过我那两下子跟人家大厨还差得远。”菜当然都是自己做的,但唐植桐不能承认。
“唐老师谦虚了,你那水平还真不一定比大厨差,起码比我们市局食堂师傅的手艺好。”张新平也是尝过唐植桐手艺的,吃了一口猪头肉,夸道。
而武爱军的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在吃的上,开口问道:“程哥,张处,你们为什么叫他唐老师?”
“这就说来话长了。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唐老师给我们市局的投递员好好地上了几天课……”说到底这个称呼是从程海这边传过去的,所以他责无旁贷的开始给武爱军普及唐植桐的过去。
食堂的动作很快,这边刚聊了没一会,张新平点的两个菜就上来了,一个凉拌菠菜,一个鱿鱼炒韭菜,鱿鱼是罐头制品。
唐植桐夹起一口菠菜尝了尝,立马竖起了大拇指:“食堂伙食不错,这酱油明显跟外面不一样。”
“嘿,怎么说都是标志性大楼,供应上有照顾,比外面要好一点,价格也不算贵。”张新平笑了,得意中也有丝丝自嘲。
程海尝了一口鱿鱼,也竖起了大拇指,这边食堂的菜量有保障,味道也不错,更加坚定了他想住进来的心思。
安化楼建成后,已经有人在张新平之前住了进来,到了饭点儿,不时的有住户过来就餐,仿佛对这一切都见怪不怪一般。
几人喝着酒吃着肉,谈着谈着,难免说起各自单位的动态来。
程海提到邮政接到粮食部门的请求,得帮着堵住粮食外流的漏洞,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不能往外寄了。
张新平则说了他们市局最近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打击造谣生事,宣传粮食节约。
宣传也是有技巧的,并不是干巴巴的说,而是通过讲道理、引起共情的方式进行,比如什么小家有小家的困难,工厂有工厂的困难,工人应该多为工厂想,不能一讲节约粮食就埋怨、发牢骚等等。
唐植桐对此感觉似曾相识,用平民化语言诉诸并调动居民的情感,使其服从于自我克制。
“眼下大讲特讲节约,估计是为减少粮食定量做铺垫,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节约’定量了。”张新平叹了口气,说了自己的估测。
虽然张新平面上不显,但他觉得自己这份工作不好干,上面是困难的粮食供应,下面是想多吃一口的群众,两头的需求正好针尖对麦芒,很容易出现治安问题,他们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很难把水端平。
“嘿,我说怎么前阵子不让干部养鸡呢,估计还是得干部先降。”唐植桐有外挂傍身,懒得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去找寻大势走向,不过今儿让张新平这么一说,他也回过点味来。
“干部不带头,老百姓能乐意?只有干部带头,这粮食才能节约出来。”程海喝了口酒,长舒了一口气,有降低定量的自觉,但这跟申请入住大楼并不矛盾,毕竟自家也得吃饭,也想吃饱。
“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上下齐心,相信很快就能过去。来,来,喝酒喝酒。”唐植桐不乐意多说这种敏感话题,主动拿起了酒杯。
闲聊之中,唐植桐问起了张新平家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