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四九城周边的生产大队也要等起风后的1969年才实行合作医疗,生产队为每位社员缴纳一元钱的统筹,社员个人再缴纳一元钱的统筹(大多由生产队代扣代缴),卫生部门不出钱……

如果自己能成功让卫生部门出一点,剩下的让社员个人承担,那就真的是功德无量了。

而且对于卫生部门来说,为每位社员承担个块把钱也不算多,毕竟现在四九城的农村户口只有276.7万,而公费医疗的支出额每年都在一千万以上。

况且这二百来万也不是今年一下子就拿出来,总得先从试点开始,办成了再拿出来,这样正好留出时间给各方面去适应、协调。

“小唐同志,你费费心,让卫生部门多出点,最好是社员不用出钱,我们社员实在是太困难了,一年到头也落不到手里几个钱。”虽然唐植桐给了方案,但殷富贵还在一个劲的试探唐植桐的底线,站在他的角度不能不为社员尽可能的拉低社员承担的比例,社员辛辛苦苦干一年,能落到个人手里的也就也就一百来块钱。

“殷大爷,社员还是要出点钱的。如果个人不出钱,真正成了看病不要钱,我估计肯定会有人这儿疼、哪儿不舒服,把钱和时间在甄别病人身上也是一种浪费。”唐植桐相信绝大多数社员都是好的,但人性经不起放大,当有人行恶不被惩罚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土豆被哄抢、零食被搬空就是最好的例子。

社员兜里没几钱,个人必须负担一部分能有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再说有赤脚医生在,能很容易的把小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好让这部分钱真正用在有重大疾病或真正有需要的社员身上。

所有的这些都是建立在成立了公社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公社,唐植桐是不打算碰合作医疗的。

如果没有公社,哪怕把合作医疗吹的天乱坠,限于千年的小农思维,绝大部分农民都不会加入。

成立公社除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实行公社之前已经有地方出现了土地买卖、兼并。

要知道这距离分田地还不足十年,若是照这个势头下去,很快就会出现另一批地主、佃户。

成立公社撑起了农民的生存空间,也是对广大农民的一种变相保护。

晚上,唐植桐依旧是找了个犄角旮旯安好小房子。

吃过饭,借着蜡烛微弱的光,唐植桐掏出笔纸整理提案,其中最主要的例子就是南峪生产大队。

写提案固然要体现南峪生产大队的整体意愿,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得把动机、益处写出来。

唐植桐盼着合作医疗在四九城周边大规模推广,没有足够的益处,恐怕卫生部门不乐意掏这部分钱。

放在第一位的原因肯定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趁着现在赤脚医生的风还没下去,借着指示的余威开展合作医疗,就站住了大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