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房管局把场地那边安排好,比如将场地划成几片,哪边属于东城的换房信息区,哪片是西城的换房信息区等等。
让有换房需求的群众按照自己房子所在区域张贴在告示板上,附上自己房子的信息、租金多少、想换哪个区的房子。
这样,换房的群众可以面对面的交流换房信息,一对一不好协调,他们也能几家凑一凑,把房给换了。”
唐植桐说着自己心中的构想,他本来是想用相亲大会举例子的,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相亲会在几十年后才会大行其道,但眼下不适宜拿出来,毕竟现在的思想还没有那么开放,怎么可能把人跟货物似的挂在细绳上找对象?那跟市场上卖猪肉有什么区别?
“哎呀!你这个办法好啊!真是太感谢你了!”祝局本来就是行内人士,现在听唐植桐这么一说,立马抓着唐植桐的手摇了起来。
其实祝局在唐植桐话说到一半的时候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只是出于礼貌,并没有打断他说话。
房管系统现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堵,只要把信息都放在明面上,让有需求的人自己去选,房管局只负责办理手续,这样不仅免了责任,还能提高效率!
等唐植桐话说完的时候,祝局甚至已经想好了工作报告如何写了:
通过组织一次换房赶集会,房管局登记了多少群众需求,解决了多少家庭的换房需求,按每户有一人用公交月票计算,一年能为国家节省下多少资金等等,按一张月票3块钱计算,一个人全年36块钱,一千人就是三万六,这可不是笔小数目!
这下,人委总不会再拿小皮鞭抽房管局了吧?
“我个人的一点浅见,能帮到祝局就好。”唐植桐一边感受着祝局手上的力度,一边咧着嘴笑。
这种办法不是唐植桐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两年后房管局就是这么做的!
效果斐然,两年间房管局一连举办了十多次换房“赶集会”,颇受四九城居民的欢迎。
虽然唐植桐平日里都骑自行车,但平日里也将公交系统的情况看在眼里,烧油的公交车已经基本没有了,大部分都顶着“煤气包”,而且公交站牌下等待乘车的乘客也越来越多,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公交车次减少了。
就连马薇,刚开始复工还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后来索性练习单脚骑车,因为实在受不了公交车的漫长等待和拥挤。
鉴于这种情况,四九城有换房需求的居民越来越多,唐植桐这么做一方面是给祝局投桃报李,另一方面也是想方便四九城的群众、为国家节省资源。
看祝局兴奋,唐植桐想起了那句“这都是我的词”,可眼下祝局没有机会说出来了。
“怎么样?小唐的主意好吧?大石作胡同的房子可是开了天窗的,门前的柱子也斑驳掉漆了,祝局是不是也表示表示?我们这边提供油漆,管够!”孟庆丰在看的一旁眼热,疯狂的跟唐植桐示好,也是为祝局打辅助。
“那我就做一回主,帮着你把那边的房子收拾收拾。”民房修缮不是古建翻建,不了几个钱,祝局领会到孟庆丰的意思后,直接朝唐植桐开口道。
“祝局,孟主任,这可使不得,您二位能帮着协调人手和物资,我就很感谢了,可不能让您二位为了这点事破例,我照价付钱。”唐植桐有条件的接受了祝局的好意。
孟庆丰和祝局的这番操作硬生生将换房的成本控制在了六百以内,唐植桐已经很知足了,不愿再在这种显眼的地方给别人送小尾巴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