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父母,传奇者
云雾缠绵,绕峰三匝而不散。竹梅依依,垂露半含而欲滴。
溪柳拂波轻漾,翠绦钓影,水漾时惊起一队文禽。红梅临水照镜,蝶翅沾香染得半翅霞色。
如此福地清和之象中,转头那洞扉深处,却见石壁沁寒,苔痕斑驳。惟见顶上一方琉璃藻井,映下朦胧柔光,映得四壁朽木霉气氤氲成幻一般。
觉光跌坐于枯蒲上,缁衣泛白,掐动念珠百八子,转得珠上木纹尽褪。
藻井透下些微光照面,斑驳光影于他那面上晃荡,将面上虚假平静给打破,苦、悲、哀、惊等等情绪随面上光斑一道荡开。
眼看已有入魔迹象,其腹中忽涌股股暖流,原是二僧虹化灌顶时种下的真如种子发作。
这种子之说,出自于佛门经法,指一个人其过去一切身心变化留下的印记,譬如前世的行举、智识、经验等等所留下的印记,也可称之为一种前世遗留下来的潜在习性。
这种子可分为杂染的,有漏的,或者部分清净的,这些划分也就是表明一个人六根不净的轻重程度。
而真如种子则是能证悟真如的清净种子,此等真如种子也是种子通过三密佛法「薰习」而成。
即佛弟子通过学习佛陀说话(口密)、佛陀行举(身密)、佛陀智识(闻密),以这种清净的佛法活动,就会将种子薰习成一种新的、清净的种子,也就是真如种子。
在这二僧真如种子之中,存有的关于二僧的行举、佛智、禅悟等等,此刻一一投射在觉光的身上,薰习着觉光的种子,令他轻易间便堪破心魔内障,可也使他更为清醒的痛苦着。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伴随佛偈念罢,季明的身影从洞外明艳风光中走来,来到了觉光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