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94章 外债与外储(1)

幸好有网际网路的两国对帐。

一场魔幻的破壁,让普罗大眾这才了解到,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养鸡数量超过4只,

在自家后院里种菜,特么的是违法行为。

吴楚之前世最烦的便是动不动有人拿一个短视频来问他,这『专家”说得是不是够良心,有没有水平,该不该进政事堂之类的。

但他还没法吐槽什么,毕竟別人是信任他才这么问的。

只能说,身上没有掛官方智囊身份的经济学家的话,就不要听了。

要么,確实是水平不够或者资歷不够,要么就是非主流经济学家。

非主流经济学家,如同民科一般,本就是一群不学无术的混子,却因其背后藩阀或者外敌的需要而被养成了体面的门客,在神州大地上登堂入室,摇唇鼓舌,尽其所能霍乱国人思想,拉低中华民族的智慧水平。

他们的话,看似很有道理,因为有道理的是他们抓住了普罗大眾能够感知的痛点,並加以批判。

但他们揭示问题並不深入,有组织有预谋的將民眾情绪导向其背后藩阀或者外敌希望的方向,且不解决问题或者乱开药方。

这群人是坏。

但更有蠢的。

而且绝大部分非主流经济学家是蠢。

看到问题,如果不能直击本质,那不如不看,还不如去看片玩游戏。

看又看不懂,或者看懂了却张著嘴乱说,这是造大孽。

造自己的孽,造自己儿孙后辈的孽。

虽然按照公知们的思维来说,言者无罪,言论自由,但造孽之言说多了到底会不会被天道所反噬,这没有数据支撑。

不过,至少自由派公知这几年的遭遇,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报应”这个词语。

我们的自媒体热衷於贩卖焦虑,製造情绪,因为焦虑与情绪皆流量也。

从自身运营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为人为商,有短期谋利之道,也有长期做人立德之道。

任何事物,欲向更高层次演化,必先悦纳並整合自己的反面。

趋利避害,精致利己为人之天性。

但要成为非凡之人,就应克服这种个体理性主义,做到王阳明所言之“心外无物”的无我之境。

经商也是一样的道理。

前世少说见过上千家企业的兴衰后,吴楚之很清楚自已的路该怎么走。

要想走得更远,走得更高,那么就应该克制住对於短期谋取暴利的衝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的商业生態的建设上。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道理。

“1979年我们国家的收支是赤字170亿软妹幣,1980年,我们需要还本付息的外债规模是21.7亿软妹幣,按当时的1:4.962的匯率折算,是需要4.37亿美元,1979年全国外匯储备只有1.79亿美元。

於是国家启动了匯制管控,发行了外匯券和侨匯券就是靠著强行结匯,国家才储备了现在2100亿美刀的外匯储备”

王海涛还在那滔滔不绝的讲述著外匯券的歷史。

可眼角余光警见对面那小王八蛋一副走神的模样后,他也只能的闭了嘴。

中学时代在英语课上有著丰富开小差经验的吴楚之,耳边的喻喻声不见后,立刻惊醒了过来,脸上赶紧堆出了汕笑。

装不得,毕竟-眼前这个便宜老丈人之一,是看著他从小长大的,可不像英语老师那么好忽悠。

“爸,现行外匯政策的歷史背景我清楚,也能理解当初的苦衷。

所以,您放心,我不会站在当下的背景下去看以前的问题,从而去否定它在当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我没那么不懂事。”

吴楚之很清楚王海涛给他科普外匯相关基础知识的用意。

但他懒得听了。

一句绵里藏针的话,直接打断了便宜老丈人那可能因为自己开小差而发的技能输出王海涛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眼神复杂的看著面前的便宜女婿。

老子就是看你太不懂事了!

吴楚之话里的意思,他听明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