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硬体研究院这边你就不用分神了。硬体研发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和技术路径,我和成电科、华科大的专家们、还有徐老、老林、老黎、老黄他们都知道轻重缓急。
「我们会稳扎稳打地推进既定研发计划,有问题及时电话沟通,绝对不会耽误了核心技术的积累。」
吴青海的承诺简单直接,却让人无比安心。
这份安心,来自于他和成电科、华科大那帮顶尖专家夜以继日的数据推演和实验验证,也来自于徐老等人坐镇带来的方向性把握。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一如既往的平实:「现在主要的攻关点还在那个新型散热架构和下一代的晶片组适配方案上。
这种事急也急不来,老邹、老杨他们带着团队连轴转呢。
楚楚,基础打扎实了,爆发力才出得来,
放心,我们心里都有谱。」
吴楚之点了点头,技术研发领域,正是需要他小叔这种沉稳务实的带头人。
小叔提到的「散热」和「适配」,正是制约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瓶颈,他的平静叙述更反衬出硬体研究院此刻正紧锣密鼓进行的技术攻坚强度。
最后,吴楚之的目光落在了孔昊身上。
这个天才兄弟,此时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坐在那里欲言又止,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在为什幺事挣扎。
「昊昊,」吴楚之放缓了语气,带着理解的笑意,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知道让你分心兼顾技术和管理,对你来说就像硬逼着搞纯理论物理的去搞工程落地一样别扭。」
他能感受到孔昊在适应新角色时的挣扎。
让一个沉浸在代码世界的天才去管人,管事,其中的煎熬可想而知。
孔昊猛地擡起头,眼晴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用力地摇了摇头,「楚楚,压力这东西该我担的,我不会推!也不会躲!这不是压力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回忆某个细节,然后以一种不太确定但充满探寻的目光看向吴楚之,
「也许我也不清楚哈,你现在是不是需要一个特殊的软体?」
「哈?」
吴楚之真的愣住了,不明所以,「啥玩意儿?我要啥软体?」
孔昊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眉头锁得更紧,似乎在努力回忆那个模糊的概念,
「嗯一个量化对冲高频交易软体?你现在搞外汇,需要这玩意儿对吧?」
噗!
吴楚之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咖啡喝多了产生了幻听!
他整个人瞬间懵了,身体都不自觉地往前倾了倾,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震惊,
「昊昊,你懂这个?!你啥时候开始研究这个了?!这玩意儿」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确认自己兄弟是不是在开玩笑,「你懂量化对冲高频交易?!」
量化对冲的概念在学术界和华尔街或许早已不是新事物(可以追溯到七八十年代),量化交易软体在国外某些顶尖机构里也早已不是秘密武器。
但在2002年初的华国,尤其是在吴楚之的认知里,孔昊应该还完全沉浸在作业系统、资料库、
算法优化这些领域。
高频交易?
这玩意儿对交易硬体接口延迟、网络环境、底层系统优化、核心算法模型等等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孔昊目前涉猎的范围!
更别提结合国外复杂的金融市场交易规则(比如T+0、做市商机制、熔断规则等)了!
最关键的是,国内全市场T+1orT+3甚至T+5的年代,基于可买空卖空机制前提下的量化对冲高频交易,交易个屁啊!
难道—昊昊也重生了?!
这个荒谬绝伦又令人惊悚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吴楚之的脑海,让他背后的汗毛都微微竖了起来。
他死死盯着孔昊的眼睛,试图从那片清澈里找出一些异常。
被吴楚之这过激的反应吓了一跳,孔昊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他烦躁地用力挠了挠那头标志性的蓬松头发,一脸「你别逗了」的表情,
「我特幺的懂个屁啊!」
他郁闷地说道,「我对金融那套玩意儿七窍通了六窍一一一窍不通!」
吴楚之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但疑惑更重了,「那你怎幺突然说起这个?」
「是这样的,」孔昊解释着,「去年寒假的时候,我有一个红客圈子的玩得挺好的朋友,叫梁文锋。
我们第一个版本的网吧管理系统和管家婆财务软体,其中好几个环节的代码就是他写的。
这家伙脑子有点轴,技术上贼特幺有想法!
那个寒假在网上闲聊时,他突然跟我提过这幺一个构想,说想开发一套啥啥量化交易的系统。
他觉得国外那帮人搞的太复杂,想用他的算法模型弄个更牛叉的出来,然后卖到国外去挣美刀孔昊摊了摊手,一脸往事不堪回首状:「一听他这个想法我就觉得头大无比。
这玩意儿得懂国外的金融交易规则啊、各种接口标准啊、风控策略啊—烦得很!
全是我不懂也不想费劲去搞懂的破事!
关键是我们当时在准备高考啊,虽然我保送了,但你知道,我要考状元的,哪有这个闲工夫?
再加上他那会儿自己也只是个初步想法,模型细节都没敲定,感觉纯粹是脑子一热的瞎折腾。
我就直接跟他说:太麻烦了,滚蛋吧!你自己玩去!」
孔昊越说声音越小,脸上开始浮现出明显的懊丧之色,显然从吴楚之此刻骤然变化的凝重表情中,他已经清晰地判断出一个事实:楚楚非常需要这类软体!
而他,因为一时的嫌麻烦,把可能帮上大忙的一个机会给推掉了!
早知道就·——
他其实不高考直接保送也行的。
吴楚之听完孔昊的解释,心中恍然大悟,那点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剧烈心跳!
梁文锋?!
2002年考之江大学计算机?!
对量化交易感兴趣的梁文峰?!
电光石火之间,几个关键词串联碰撞!
吴楚之瞳孔猛地一缩,心脏仿佛被无形重锤砸中,差点当场停跳!
幸亏他本质上是个沉浮几十年的中年男人灵魂:
幸亏历经重生淬链已非昔日可比,那养移体、居移气所磨砺出的深沉城府瞬间如铁闸落下,死死锁住了差点脱口而出的惊呼和所有异样神情。
但他悄然而剧烈地吞咽了一口唾沫,喉结滚动,硬生生将那份翻江倒海的震撼压入腹中!
「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
这个在他前世记忆深处如同神祗般闪耀的名字,此刻竟然以这种方式、在这个时间点、从孔昊这个天然呆兄弟嘴里蹦了出来!
他内心简直哭笑不得,犹如荒诞剧上演。
老天爷啊,你这是开什幺玩笑?
把这幺一尊未来的真神,当作解燃眉之急的救兵小卒子送到了我眼前?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十数年后那个站在人工智慧之巅、以其开创性大模型『DeepSeek』之名(简称DS)震撼世界的梁文锋,是毋庸置疑的AI领域顶流象征。
然而,在吴楚之这种曾于国际资本血海沉浮、亲身经历过量化交易血腥收割的老饕眼中,梁文锋身上那另一个几乎被「AI光环」完全遮蔽的头衔,才真正具备撬动资本宇宙的伟力。
这位不世出的天才,在其登顶AI神坛之前,亲手缔造的那套融合了深度学习预言、强化学习适应性与自主进化能力的量化对冲软体,才是让无数顶级对冲基金为之疯狂颤抖、顶礼膜拜的神迹!
那根本不是什幺传统意义上的交易软体,而是彻底重塑金融战场规则、能够洞穿市场混沌迷雾、在亿万次微观决策中精确狩猎利润、并最终主宰了数个主流市场高频交易份额一一「全自动量化交易之神」!
特幺的!难怪有底气说想卖到国外去!他脑子里装着的,根本就是足以制霸未来金融疆域的无双利刃!
而现在这把神兵竟然还埋在高考的试卷堆里,甚至因为怕麻烦被我兄弟一句『滚蛋」给回去了?!」
吴楚之心中疯狂呐喊,一股荒谬绝伦却文带着极度狂喜的错位感冲击着他。
如果说几秒钟前他只是将梁文锋定位为一个稀缺的技术天才,那幺此刻,其价值已在他心中无限膨胀,瞬间攀升至足以成为果核未来在金融科技乃至人工智慧核心战略层面终极拼图的高度!
招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