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发布会只是第一步,让棋子在棋盘上按计划挪动起来。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局。

场景:华国燕京,某核心部委小型会议室时间:2002年3月11日,上午烟雾缭绕。

气氛凝重。

椭圆形的会议桌两旁,坐着几位神情严肃的官员。

一边是商务、宣传的代表,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扬眉吐气」的红光;

另一边是发改、工信的代表,眉头紧锁,眼神里充满了深深的疑虑和不解。

萧亚军作为相关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坐在靠近上首的位置,表情平静,如同风暴眼中的磐石。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商务的一位司长用力敲了敲桌上列印出来的新闻稿和网络舆情汇总,声音激动,「入世第一年!第一起由我国民营企业发起的、针对国际知名科技企业的跨国并购案!

同志们!这意味着什幺?这意味着我们民族品牌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这是在WTO框架下,我们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明证!是给全国人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啊!」

他指着舆情报告:「看看!看看这民心所向!

门户网站专题《民族企业扬威新罗!果核鲸吞HY电子》!评论区一片欢腾!

「为国争光」、『扬我国威」的评论占了95%以上!

这种民心士气,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发改的一位副主任推了推眼镜,语气冷静得近乎刻板,「民心士气固然重要,但国家资源的使用,必须慎之又慎!

HY电子是什幺?它现在就是一个深陷债务泥潭、技术落后(指整机组装)、只剩下一些渠道价值和品牌残值,在新罗本土或许还有,但在国际上已无竞争力的空壳!

果核科技溢价三倍去收购这样一个渠道商?

这是否属于严重的资源错配?

这笔巨额外汇,如果用在扶持我们自己的半导体基础研发、核心技术攻关上,是不是能产生百倍千倍的效益?」

工信的一位司长立刻补充,「我同意×主任的意见。

HY电子的核心资产完全没有,其半导体制造部分如晶圆厂、封装测试确实有一定价值,但这部分全在HY半导体里面,并不在本次交易范围内!

而果核科技此次意向收购的,之是包含整机组装和分销渠道的整个HY电子!

整机组装?那有什幺技术含量?我们国内的组装厂做得比他们差吗?

花天价去买这样一个夕阳业务,对提升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什幺实质性帮助?

我表示严重怀疑!」

宣传口的代表立刻反驳,「目光不能如此短浅!

品牌!

渠道!

国际影响力!

这些都是无形的战略资产!

我们缺的就是国际化的平台和经验!

果核科技这一步走出去,哪怕交学费,也值得!

这是破冰之旅!

是里程碑!

你们看看国际舆论怎幺看?

都在关注!

这就是影响力!

我们宣传口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走出去」的勇气和魄力!」

发改口代表随即针锋相对,「勇气和魄力不能当饭吃!

几十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这是全国人民省吃俭用赞下来的!

用在刀刃上才是对人民负责!

用在买一个华而不实的空壳上,这就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坚持认为,必须对这次并购的细节、尤其是对价和资产构成,进行最严格的审查评估!」

会议室里火药味渐浓,两派观点激烈碰撞一直沉默的萧亚军,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让争论暂时平息,「各位领导,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于这笔交易对果核科技自身、以及对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价值评估。」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果核科技是一家民营企业。

它的决策,首先基于其自身的商业逻辑和发展战略。

吴楚之这个人,我接触过多次,他不是一个盲目冲动的人,更不是一个会被『为国争光」这种口号冲昏头脑的人。

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幺。」

萧亚军顿了顿,语气变得肯定,「他明确告诉我,他需要HY电子的国际渠道网络,特别是其在北美和欧洲的分销体系。

果核的产品要真正走向世界,建立自己的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投入。

收购HY电子,是快速获取成熟渠道的捷径。

这符合果核科技加速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至于溢价——.」萧亚军微微摇头,「商场如战场,时机、筹码、对手的困境,都会影响价格。

HY电子虽然深陷泥潭,但它的渠道价值,在特定的买家和特定的时间点,可能就值这个溢价。

这是市场行为。

只要果核科技用的是自己的钱,或者能说服投资人认可这个价格,我认为我们不必过于干涉具体的商业定价。」

他这番话,将争论从「国家该不该支持」拉回到了「企业自身行为」的层面,同时点明了果核的核心诉求一一渠道。

这让务实派官员的激烈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

坐在上首一直倾听的领导,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亚军同志,」领导看向萧亚军,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吴楚之本人,对这次并购,到底是什幺态度?

他有没有把握?或者说,他有没有什幺—特别的考虑?」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萧亚军身上。

萧亚军迎着领导的目光,坦然回答,「领导,吴楚之的态度很明确。

他说:『只要新罗方面开出的条件不是太过分,不是存心刁难,这个协议,我会签。』」

他顿了顿,补充了吴楚之的原话:「『我也需要他们的国际渠道。』」

言简意炫。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核心的商业逻辑。

领导沉吟了片刻,目光扫过在座众人。

商务部的人脸上露出喜色,发改委和工信部的人眉头依然紧锁,但反对的激烈程度显然降低了。

「好!」

领导最终拍板,声音沉稳有力,「既然企业主体有明确的需求和判断,也愿意承担商业风险,那我们就要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

国家层面,原则同意支持果核科技进行这次并购谈判。」

他看向商务口和外交口的负责人:「回复新罗方面,让他们按计划派人来谈。我们这边做好接待和谈判支持工作。」

他又看向宣传口的负责人:「宣传要有度,要客观。

既要展现我们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态势,也要避免过度渲染,造成不必要的国际舆论压力。

具体尺度.你们要把握好!

既要展现我们企业勇于走向国际市场的积极态势,也要避免过度渲染,避免使用「鲸吞」、「征服」这类带有强烈征服感和刺激性的词汇,尤其要避免引发新罗方面不必要的民族主义情绪反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