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会找到你的家,将你可怜的女儿从禁锢中解救出来!”
对撞之激烈,令编辑都咋舌。
整个国家仿佛陷入了一场巨大的、由文字与愤怒驱动的全民互喷。
其中明显可以看到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年龄分层,越是年轻的人,就越支持新式文胸;越是上年纪的人,就越是视若魔鬼。
在大论战中,知识界当然也不会缺位。
而相比于戾气冲天的民间互喷,罗根从中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分析。
譬如一位教授,从图书馆搜集到过去几年的时尚杂志,将杂志中穿裙子的女性图片裁剪下来,作为研究素材。
他撰文说道,“虽然主流舆论坚守长裙才是女性标准衣物,但从过去几年的趋势看,女性们一直在寻找更短的裙子,而业界也在悄悄地顺应顾客的意志,设计出越来越短的裙子。”
“短裙的流行,不仅勾勒出女性优美的身材曲线,也引发了女性对于老式胸衣的不满,据统计,在过去短短3年间,在纽约百货商店里,老式胸衣的总销售量下降了11%……”
最后他总结道,“事实证明,维密文胸是顺应了女性集体意识的产物!”
这不是一家之言,《大西洋月刊》撰文指出,眼下这场全民论战,是由战后的社会现状决定的,是迟早会发生的。
上面说,由于世界大战(一战)的残酷性,参战的士兵们今天还好端端的,也许明天就血染沙场,所以上前线的士兵都抱着一种“及时行乐”的心态。
当战争结束后,这些年轻人回到国内。社会秩序要求他们重新回归到战前单调、循规蹈矩的生活,还希望他们重新遵守父辈祖辈们的道德信条,这都让年轻一代的叛逆之心愈发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