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甚至觉得北边的北极熊——一个同样陌生而野蛮的“新生物”,都比如今的美利坚来得文明……一点点。
有媒体甚至呼吁欧洲组成联军,“去解放那些处于这种水深火热中的正常美利坚人。”
但马上就被人反驳了,“美利坚哪还有正常人?他们都在为‘胜利’而欢呼呢!”
确实!
正如罗根昨天最后在自由之音里说的,“胜利者不受谴责!纽约的拆迁之战是一个强烈的象征,象征着世界终究还是属于年轻人的!”
美利坚人热爱胜利者。美利坚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
随着最初的血腥冲击波慢慢过去,大部分美利坚媒体开始有意识地将焦点从血腥转向年轻一代的“胜利”上。
还是那句话,美利坚人多心善,见不得太过血腥。
还是赢学更加得人心——
“老一代人试图用大炮和坦克,拆掉年轻一代筑起的‘不敬之壁’;结果却被年轻一代用炸药炸碎了自己的‘偏见之壁’和‘过时之墙’。”
“纽约的‘终极一炸’,给这个国家的年轻一代炸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
“当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前辈都敢于浴血挑战,对于外面的艰难险阻还会退缩吗?”
美利坚,未来可赢!
嗯,这个时候“垮掉的一代”仿佛被遗忘了。
从东海岸的佛罗里达到西海岸的旧金山,纽约的“终极一炸”被演绎成各种版本的故事,弱者的逆袭、智慧战胜强权、新精神取代旧秩序……
事件的血腥底色被胜利的光环迅速漂白。它仿佛真的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这个国家充满活力、不惧挑战的“未来”。
特别是纽约系媒体,已经开始将这称为“纽约的胜利!”
然后,才是太阳报姗姗来迟的刊文——
“这或许是纽约的胜利,但荣誉归于芝加哥!”
“揭秘终极一炸背后的越狱之王!”
嗯???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