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们不知道从哪搜罗来一帮子像是从疯人院里跑出来的机械师和工程师,他们将叛军手里的卡车进行了五八门丧心病狂的改装:

有的在驾驶室和车厢焊上钢板,做成简易的装甲卡车;有的在车斗里架设重机枪或迫击炮,变成移动火力点;更夸张的,甚至试图将野战炮直接扛到卡车上……

当然,最后他们没那么逆天,加装野战炮的尝试失败了,但这种思路明确指向了一点,叛军在追求“装甲机动突击”能力!

古德里安这下不藏着掖着了,这可是对上美军正规部队,把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付诸实践的绝佳机会啊!

他主动就那些改装车辆的战术搭配、行进间火力配合、步车协同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基于自己研究的专业意见。

他的专业性很快引起了重视,在确认他不是美军的间谍后,叛军的军事指挥官利奥甚至亲自邀请他,加入了他们那个在古德里安看来极其简陋、甚至有些“草台班子”的参谋部。

当然,美军的表现在他看来也一样的草台班子——美军的部队番号、部署位置、甚至行军路线和预定集结区域,居然都能在媒体上找到详细报道!

古德里安都忍不住捂脸,我知道你们美利坚搞娱乐是有一套的,但你们这是平叛啊,是在打仗啊,要不要整得跟武装游行秀一样啊!

“说白了,美军从骨子里就没把我们这些黑鬼放在眼里。”利奥对此倒是看得很透彻。

——美军现在的围剿态势是这样子的,一个步兵团连同一个野战炮兵旅,从密西西比州北方南下;一个步兵团从路易斯安那东出;一个步兵团从亚拉巴马西进。

瓦坎达被东西北三路合围,南边?南边是大海,海岸警卫队欢迎他们来跳海!

从这态势就能看出来,人家压根不是怕打不过,而是怕瓦坎达不战而逃,平添他们的围剿难度。

咳咳,古德里安暗自思忖,如果把德军放在同样的位置,恐怕也不会对一群黑人武装给予太多的重视。

好在古德里安本人对黑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歧视,毕竟“变黑的”是美利坚,不是德国。

所以他非常敬业地为利奥分析了当前形势。

按照瓦坎达目前聚集的兵力,大约相当于美军编制的两个步兵团,因为来源复杂,训练水平和战术理念不一,指挥协同存在先天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防御作战,似乎是更稳妥的选择,可以最大程度弥补这些短板。

不过防守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美军在总兵力和重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并且他们背靠完善的后勤系统,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增援。困守一地,最终只会坐以待毙。

只有主动出击,发动突袭,虽然胜算也不大,但起码有死中求胜的希望。

古德里安最遗憾的是,瓦坎达没有飞机,没法将头上转悠的各种侦查飞机驱离或者击落,让他们的机动突袭大大失去了突然性,胜算概率至少降低了一半。

然而,利奥听了他的分析后,沉思一会儿,笑了,“我们是没有飞机,但我们发起突袭还是有保障的,嗯,我们有神的庇护!”

“……”

古德里安闭了闭眼睛,差点卒于一口喷不出来,又咽不回去的老血。

大哥!老兄!兄弟!打仗是很严肃的,是要死人的,是要讲究侦察、后勤、战术、训练这些科学的,咱能不能别整这些神神鬼鬼的活儿!

他原本的计划是——

瓦坎达故意摆出兵分多路逃跑的架势,迫使美军分兵围堵。

然后集中所有机动优势力量,突袭并力求击垮其中孤立的一部美军,在包围圈上撕开一个缺口。

从缺口跳出包围圈后,瓦坎达便可以继续发挥其机动性优势,利用部队的分分合合,诱使美军上来围堵,然后瞅准时机再集中兵力断其一指,不断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和士气,最终迫使围剿行动破产。

这里面最关键有两点:

一是要能诱使美军分兵,不然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专注于阵地防御的话,哪怕瓦坎达两个团上去硬啃怕是也啃不下;

一旦被拖住了,其他方向的美军围上来,完蛋!

第二,也是更核心的一点,保证部队高机动性,确定突袭目标后一定要快,快到被他们瞄准的美军都来不及构筑坚固防线,枪口就顶到了他们脑门上,降低硬碰硬强攻的难度。

但是吧,利奥看着作战地图上面不断分裂、合并、又分裂的箭头和虚线,真心不觉得靠着拼拼凑凑的多国联军以及拼拼凑凑的“机动装甲车”,能够完美实施古德里安这么复杂的计划。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