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景阳冈大集
明白了二郎真君用意,李衍哪敢怠慢。
他扫视四方,心神守一,务必将所有景象印入脑海。
这一看,果然发现不同。
关于罗酆山的想像,他全是参考历代道经记载。
《真诰》言:「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
《云笈七签》言:「人死魂归酆都,受考谪于六宫。」
山分六宫,由「北阴酆都大帝」统御,下设六天鬼神掌管亡魂。
《酉阳杂俎》、《搜神记》、《太平广记》等,都有其记载,却只是提到名字。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称罗酆山为「酆都罗山」,亡魂需经十殿阎罗与六宫审判,方能超生。
这说明一点,罗酆山也随着红尘香火与观念,在不断变化。
而穷追源头,应该还是《山海经》:「幽都之山,黑水出焉。」
其在北方癸地,癸为北方水位,象征幽冥。
这魂海,他观想没错,也大体是这般模样,只不过比想像中更加深邃。
但外围山脉,却完全弄错了。
周围并非一片虚无,而是一片高耸的环形山脉。
山上还密布张牙舞爪,漆黑如同怪物的巨大槐树。
这是「铁围山」和「阴槐林」!
在青城学到的《酆都法》中,曾提到过这两个名字,他原本以为只是幽冥中其他区域名称。
现在看来,完全和罗酆山是一个系统。
这「铁围山」有点像陨石撞出的环形山脉,山体之上有一个个数丈高的血色朱漆大字。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
是《度人经》!
看来这「铁围山」,还有拘束魂海的作用。
而那「阴槐林」,应该也是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只不过是防止东西逃出……
随后便是那罗酆六宫,也与想像中不同。
受观想法建楼影响,他以罗酆六宫是类似塔楼,层层堆迭。
实际上,罗酆六宫乃是呈「六合阵」布局,以黑石御道相连。
建筑风格乃是仿唐宋官式建筑,庑殿顶、高台基、玄瓦朱漆柱。
其中基座乃是九尺高「幽冥须弥座」,浮雕十八层地狱图,台阶每宫七阶,应该是象征七罪,阶面阴刻《酆都灭罪经》咒文。
而且每座宫殿前,还有巨大的青铜镜,镶嵌于石兽口中。
李衍听过,这种东西叫「丹墀」。
具体有什幺用,却不清楚。
还有这些建筑格局,罗酆山历史古老,肯定不会聘请大量工匠,模仿唐宋建筑重修。
那幺只有一个可能,大罗法界受红尘影响。
这些建筑,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将所有东西记下后,李衍不动声色看了二郎真君一眼。
果然,对方并未理会,甚至装作没看见。
李衍心中若有所思,看来在这大罗法界之中,《天条》更加严苛,即便二郎真君,有些事也必须小心谨慎,尽可能避开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