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777章 将计就计

「出了什幺事?」

李衍眉头微皱,注意到不对劲。

他是十二元辰首领,虽说养伤昏迷,王道玄和沙里飞都能临时接管,但分兵行动涉险,肯定要与他商量后才会下决定。

除非,出了什幺大事。

果然,沙里飞压低了声音道:「确实出了点事。」

「三天前那场乱子,闹得轰轰烈烈,全都传到了京城。朝廷震怒,钦差急下江南,一连串的官员被革职查办——扬州知府、漕运提督、都尉司千户,就连城隍庙住持也全都被羁押。」

「现在满城街巷贴满告示,兵丁挨户搜捕余孽,运河码头至今封锁。」

「你不是请金燕门程芸送信给京城罗道长幺,那位田千户跟着钦差一道来了扬州。林胖子为顾全大局,将林耀祖勾结倭寇的事说了个干净!结果金陵林家的人全被扣上通匪罪名,尽数关进死牢待斩。」

「林胖子怕连累林家清白子弟,和孔尚昭三人跟着田千户先行一步去了金陵,一起审理,免得有人含冤而死。」

李衍若有所思道:「也算是弃卒保车,为林家保留生机。不过眼下金陵形势复杂,仅靠他三人难免有危险,为何不跟着去?」

沙里飞缓缓摇头,面色变得凝重:「你这三天昏迷不醒,气若游丝。王道爷看过了,说你这身子骨最少还需三日内卧养,不能乱动。还有…」

说着,沙里飞凑近了些,看了看周围,低声道:

「金燕门暗探刚送来密报,『九鼎』…出世了!」

「什幺?!」

李衍听闻,瞳孔骤缩如针尖。

九鼎的威力,他可是见识过,虽说始皇时的升仙大阵早已被破坏,但这东西只要一出事,便是惊天灾劫。

想到这儿,李衍连忙开口问道:「可是扬州鼎?」

「没错。」

沙里飞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半卷残破绢布,指着上面模糊墨迹:「消息来得蹊跷,是一个更夫在瓜州渡口旧河神庙的断碑下头摸到的。上头涂涂画画,尽是些云山雾罩的星象图和水脉图,还有几行小字…喏,就这个。」

他指着几行形似蝌蚪的扭曲文字,「金燕门里几个老学究翻烂了《云笈七签》,才勉强认出些许古楚巫文,说的…像是扬州鼎的下落。」

他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压低声音:「线索引向一个只在野史杂谈里打转的人物——周隐遥。王道爷说此人在玄门有记载,曾于扬州广陵煮白石为粮,后化白鹤乘云去。」

「听着就是些不着边际的神仙话。可我和王道长去死牢里提审了几个混在倭寇里的地头蛇水耗子,没动大刑,只亮出你李阎王的名头,那几个软骨头就竹筒倒豆子全撂了。」

「他们交代,就在前些日子,真有人重金撒网,让他们在扬州城里城外,明里暗里打探一个老道士的消息!给的画像形容古怪,说是个穿葛麻旧袍、常在秦淮河畔僻静处徘徊的老叟,最显眼的是——腰间系着个旧葫芦,葫芦上刻着个『煮』字,偶尔能见他拿青绿色的石头煮水。」

「他们那些人还给他起了个浑名,就叫『青霜煮石叟』!」

「周隐遥…」

李衍眉头紧锁,「他可不止会煮石头。」

他之前便托人搜集了很多玄门俗神的演变故事,毕竟是活阴差,见过赵长生和卢生这些家伙的厉害后,各地仙人资料也搜集了不少。

周隐遥,是玄门极具传奇的仙人,其事迹散见于唐宋时期的多部志怪典籍与地方志中,尤以《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最为详实。

其自称「商山四皓」之一甪里先生后裔,在镇江修炼「太阴链形术」,通过三次「假死」成仙。

首次死后六年复生,十六年后再次「死亡」,七年后又复活。

最终虽年近八十,仍容貌如青年。

隋炀帝、唐太宗先后召见,均婉拒不往。

「太阴链形术」是修炼地仙之躯的重要法门,难度可想而知,但这家伙却连续三次修炼成功,已然超出常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