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静玄」这名字,气氛顿时变得凝重。
南北朝时,北魏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在平城,也就是晋州大同建立新天师道场,史称「北天师道」。后因北齐举国崇佛,道教在北齐乃是异教,文宣帝下令废除道教,于是齐境无道士,北天师道教团,至此便烟消云散。
南朝宋时,庐山道士陆修静创「南天师道」,后来南北天师道融合,以龙虎山为祖庭。
本来已没什幺「南天师道」,但这其中却有个小故事。
陆修静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皆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自称「三洞弟子」
前朝大兴年间,龙虎山强势,朝廷为了分化其力量,便重提南北天师道之事,当时闹得很不好看。
这也是龙虎山当时舍弃大兴,支持大宣朝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事情总是办成了。
刚好茅山上清、阁皂山灵宝派都有怀揣野心者,便联合起来,打着陆静修「三洞弟子」的名义,重新成了「南天师道」。
可以说,这新的「南天师道」自建立起就不正统。
原本大宣朝建立后,「南天师道」已没了折腾的心思,也逐渐和龙虎山打好了关系,准备重新回归。
但偏偏此时,出现了个天降猛人张静玄。
其天纵英才,道行惊人,不仅逐渐让「南天师道」站稳脚跟,还逐渐成为了江南玄门魁首。
可以说,其战力丝毫不弱于宗师。
那位闽中的「天心正法派」掌教真人,同样是法脉强人。
听到这两要来,在场众人自然心惊。
「张静玄—哼!」
百骨真人惨绿的眼窝凶光闪烁,白骨杖顿了顿,「当年没死在黑水城,如今倒急着来送死了!」
语气虽狠,却也透出一丝忌惮。
张静玄不仅重振了「南天师道」,还和龙虎山关系不错,持龙虎山天师印,雷法通神,绝非易于之辈。
尸衣姥姥则盯着林中翁,嘶声道:「三日—足够老婆子把金陵地脉啃出几个窟窿!龙气?哼,正好喂我的万尸瓮」!」
她腰间那个不断蠕动的破旧瓦罐,「咕噜」声再次响起。
「时间紧迫,但优势在我等!」
百骨真人森然道,「如今算上嫘阴,我方便有五名地仙齐聚金陵!他张静玄再强,难道还能以一敌五不成?「
「破其大阵,毁其铜钟,易如反掌。」
「城中那些所谓的法脉,土鸡瓦狗尔!」
林中翁连忙点头,却又迟疑着补充道:「真人明鉴!五尊地仙之力,自是无坚不摧。
只是—」
「眼下城中确有一人,颇为棘手,「
「哦?」百骨真骷髅眼眶转向他。
尸衣姥姥的咕噜声也停了一瞬。
连那一直神色平静的班主,也微微擡起了眼皮。
林中翁深吸一口气:「十二元辰之首,李衍!」
「此人乃活阴差,手握勾牒』,拘魂锁魄。年纪轻轻便道行极高,手段凶狠,身边那伙人也是手段各异,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