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春哥和周笔唱估计躲在被窝里抹眼泪呢,笑死个人了,她俩的专辑连影子都没有。”
“……”
打造专辑,其实和打造人设差不多,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包装和美化,不是随便塞几首歌进去就行。
那样会显得杂乱。
最好要给专辑定下一个风格,或一个鲜明的主题。
就比如周杰仑的第一张专辑《jay》,风格都是统一的r&b,即使歌曲主题不一样,也不会让人觉得太割裂。
而汪锋的第一张专辑《火》属于同一个主题,所有的歌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虽然有抒情曲子,也有摇滚曲风,但并不杂乱。
至于张靓影,她从一开始参加《超级女声》比赛,沈青就一直对外宣传她是个从穷苦家庭走出来的追梦音乐少女。
那么她的第一张专辑,就不能是矫揉造作失恋主题,也不能是高大上的人生主题,而是要延续她一贯接地气的人设。
什么样的歌曲最接地气?
其实很简单。
不要整一些高大上的东西,要去关注爱情、生活、事业和梦想等等元素,这些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小事情。
这样才会引起更多人共鸣。
因此,沈青从众多元素中,给了挑了一个:【梦想】
基于此,沈青写了四首主打歌。
打头阵的是《我怀念的》,薅了孙艳姿的羊毛。
这首歌在孙艳姿的歌单里,应该算是粉丝最喜欢的那几首了,当年推出之后迅速跻身各大音乐榜单。
这首歌的主题,从歌名就能看出:回忆爱情。
如果单发一首歌,或者还是会给人失恋歌曲的味道,但接下来的三首歌端上来,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第二首歌是《我的歌声里》,薅了曲某人的毛。
“没有一点点防备”
“也没有一丝顾虑”
“你就这样出现”
“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情不自已”
“……”
从歌词可以看出,这首歌想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感恩,以及对生命中出现的那些人的感谢,主题很明确:感恩过去,珍惜当下。
这两首歌在立意上完全可以串起来……
因此。
沈青将他们排在专辑前两位。
至于第三首,其实在之前“5进3”比赛上唱过,就是《我的梦》,但沈青重新填了词,变成了英文歌:《dream it possible》。
比起中文版,可能更多人喜欢英文版本,因为在歌词和旋律上的搭配更融洽,前世很多人称呼它为“华为进行曲”。
这首歌唱的就是梦想和奋斗,刚好衔接前两首歌,三首歌串在一起,几乎一比一复刻了张靓影的来时路。
等不久后粉丝们买到了专辑,听完了三首歌,一定会很感动沈青的良苦用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