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街道叫榛子街,两排柳树垂青很幽静,他老远就看到一座亮蓝色的二层小楼,格外惹眼。
方明好发现,英国人喜欢用淡粉色刷房子,这座蓝色小楼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难怪李虹颖在电话里说进了榛子街,看到一座蓝房子就是。
房子前面有园,方明华还没敲门,门就开了,只见李虹颖走了出来,一脸喜色。
“方老师,快请进。”方明华跟着进去,典型的英式客厅,布艺沙发、细金属腿咖啡桌,简洁的丝绒沙发,感觉很舒适。
看来李虹颖在伦敦生活得不错。
“方老师,喝咖啡还是喝茶?”李虹颖招呼。
“随意吧。”
“嗯,我们喝下午茶吧。”
李虹颖说着进了厨房,不一会端来两杯红茶,还有一盘小点心和英式松饼。
“谢谢”两人边喝边闲聊起来。
“赵教授去学校了?”方明华问道。
李虹颖的丈夫叫赵一恒,96年跟随李虹颖来西京,方明华见过一次,是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
听了方明华这句话,原本很开心的李虹颖脸上变得黯淡起来。
“我们离婚了。”
“对不起。”
“没什么,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方明华当然不好追问对方离婚的原因,很快就把话题引导文学上来。
“虹影,我在爱丁堡图书节上,还看到你写的小说《饥饿的女儿》,进入英国最大的书籍连锁店watfrstons的榜单。”
“是的。”
提到文学,李虹颖的心情明显好转:“这样感谢你在在鲁院讲习时对我的培养。”
“谈不上,是你自己的努力。”方明华很谦逊:“在讲习班学员里,你很聪明也勤奋。”
“可是,比不上余桦呀,这家伙在国内文坛上可是风生水起,获得茅盾奖、华语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他的那本《活着》英译本,在英国也很流行呢。”李虹颖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