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今天他主讲的是一本今年刚出版的诗集——《鲁藜诗选》。

这本诗集上的诗歌并不是最近这几年写的,而鲁藜本身就是一位老诗人,1914年出生,在1999年去世。

这部诗集是为了悼念他,从他以往写的诗歌摘选优秀诗歌出版的,方明华从中挑选了几首代表作进行分析和感受。

“今天,我给大家着重讲鲁老先生这首短诗《泥土》。”

方明华侧面的小黑板上写着一首小诗: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做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对现代诗歌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对大多数现代诗而言,则是极其个人化的个体经验的放大。因为新诗(现代诗)本质上它是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下产生的艺术形式。它注重个体经验和个人情感的极致表达,和传统的集体情感共鸣有着相反的追求。”

“为什么唐诗为何对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很深的影响,简单粗暴的来讲,可以说唐诗宋词观照并表达了我们中国人共同的集体情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心灵家园。”

“而这小诗恰恰就讲了集体主义。”方明华指着黑板上的诗歌侃侃而谈:“作者为什么会写着这样一首小诗?我们必须了解一下这首诗产生的背景。”

“这首诗的背景是1938年,作者辗转奔赴延安,投入到革命的大熔炉。全诗仅四句,其中“把自己当做泥土”,为集体(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切,这一感受是真诚的诗人鲁藜在延安这一新的生活环境中所获得的真切的人生经验,他的背后是那种特殊时代特有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标准。诗人将自己投身到当时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甘作“泥土”,让众人“踩成一条路”,这样富有国家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可以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