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等他走后,宋棠棠才才说道:“王西京这个人,自己精通书画,而且经营也有一套,他担任国画院院长这几年,国画院搞的风生水起,原本是个清水衙门的事业单位,竟然也富得流油.让他负责美术馆的日常运营,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方明华点点头。

将要成立的美术馆不仅仅是展览自己的珍藏的书画作品,还有学术研讨、美学教育、商务交流等功能,需要一个多面手,王西京无疑是合格的。

2004年就这么悄悄过去,这一年方明华没有动笔写什么文字。

但这一年,国内文坛虽然算不上文学的丰收年,但也出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格非的《人面桃》,我们重新领会了语言和梦想的清脆质地。

北村的《愤怒》,这部小说以罕见的力度,探讨了在当代社会坚硬的现实下所隐藏的巨大悲剧———弱势者的生存困境。

另外两部,分别是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和陈希我的《抓痒》。这两部长篇小说,一部幽默、现实,一部尖锐、阴郁,但都触及到了当代人的某种精神痼疾———《石榴树上结樱桃》书写了中国乡村社会的根本困境:一种无法救治的权力癖和精神阴冷,造就了基层中国的破败景象

《抓痒》则以变态喻示常态的匮乏,以反常呈现正常的尴尬,把卑微黑暗的经验推向一种极致———在陈希我的审视下,生活获得了存在的重量

除了长篇小说之外,高水平的中篇小说异军突起,北北、陈应松、须一瓜、荆歌、映川、晓航、王松、津子围等作家的中篇小说,都有上乘之作。

在一个非文学的时代,仍有优秀的作家平静地潜心于文学,这是一件幸事。

这是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和白烨的一次文学探访录,发表在《光明日报》的网站上。

方明华很喜欢看雷达每年在岁末对中国文坛的点评,正如他说的:“在时尚化、欲望化比较风行的情势下,我更珍视精神探索性强的作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