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瑶说道:“具体的我不太清楚,可能得你有空了给谭忘机打电话,沪市西兰定在5月1日开割。”
“好,那还有时间。”陈家志又问道:“印尼和泰国的反馈怎么样,货应该也到港了吧?”
徐瑶:“嗯,对方也挺满意,有继续下单的意向,不过菜场刚接了两柜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订单,易场长说一周內都没能力再接其它外贸单。”
“好,了解。”
菜场如今有多少菜,陈家志也大致了解,出菜压力確实大。
一个九百亩的菜场日出菜量20~30吨已经很逆天了,一些两千亩的大菜场可能也才这个数。
何况江心菜场上次外贸单一天採收了近70吨,才缓过来,又接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订单,再接泰国和印尼的就力所不逮了。
陈家志嘆道:“现在外贸生意好做,新基地得抓紧確认了。”
开车的薛军说道:“在深城也呆了好几天了,没有合適的嘛,好地方好位置都被人给占了。”
深城的农业凛赋不比城,適合种菜的土地资源少。
且早就被各种大菜场、小菜农、第三方占了坑,愿意转让出来的不仅贵,还有各种缺陷。
陈家志是寧缺毋滥,基地选址也是经营菜场关键的一环。
一旦没选对位置,不仅赔了钱,几年的时间也会耗进去。
薛军又说:“要不去东莞或者惠州看看吧?”
陈家志:“那还不如在增城,增城南部的平原地区適合种菜的土地也多,只是夏天容易被淹,它被淹的时候,江心菜场也得被淹,一下暴雨就都得玩完,东莞和惠州也差不了太多。”
薛军嘀咕道:“那只能把菜场建在山里去了。”
陈家志沉吟道:“其实我还真有这个想法,我琢磨著去从化再找找,你知道菜场旁边的东升农场吧?”
“嗯啊~”薛军说:“听说现在东升什么都在跟我们学,除了自建冷库,还找我们买泡沫箱,现在泡沫箱厂也开始有收入了。”
这事陈家志也知道,但也只能把多余產能出售。
薛军又问:“东升和我们去从化有什么关係?”
“东升在从化也投资了2000亩菜场,除此之外,还有一家港资公司在从化投资了3000
亩菜场,我想去看看情况,合適的话就在从化建场。”
陈家志刚和徐闻香接触时,给其写了一份建议书。
其中就有提到想种出好菜,最优先的办法一定是选择合適的產区,而当时他给出的建议里就有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