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两步,谭忘机又提醒道:“敖场长,你抓一下质量,合格率和产量要保,但品质和规格一定得符合别人的要求,不然后续对我们很不利。”
“明白,我去盯着。”
提价也不是马上提,在这之前也要先发
敖德海推出自行车,往菜田里骑去。
今天早上西兰开割,但其它菜也在持续收获。
日本人不仅要采购西兰,上一次发往日本的青菜反响也很不错,两家公司便都接连又下了订单,同样是两个整柜。
一柜就是2.2万美元,两柜4.4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36.56万元。
如果一个星期能发两柜货,也就是40吨菜,菜场还能勉力承担。
但再多就有点难了。
毕竟除了200亩西兰,也就剩300余亩地能使用,土地的利用率也远比不上总部的高效。
一路骑车走来,敖德海感觉菜场能提升的点还有很多。
他也不觉得这有多难。
东乡菜场和江心菜场的经验给他在市场渠道上提供的助力很少,但却让他知道一个高产高质的菜场需要哪些要素。
种菜,他也是专业的。
何况知道通向目标的道路。
自行车停在了西兰地里,气温还比较低,晨露已干,菜工们都穿着长袖,拿着刀具躬身在地里割菜,小组长们也来回巡视,嘴里喊着技术要求。
“先挑球大小合格的采收。”
“茎记得留10~12厘米,还要留3~4片叶子保护球。”
“轻拿轻放。”
“一筐不要装太满了哈~”
从地的这头骑到那头,再倒回来时,就有菜工把装满球的西兰装上三轮车,再运回冷库。
敖德海也跟着三轮车骑了回去。
冷库早已运行着,西兰却没急着入库预冷,而是在冷库外的场地进行挑选整理。
由于是初次备货,敖德海对这一环节格外重视,在发样品时就挑选了工人出来进行培训,还特意把自己老婆赵玉调来负责这一环节。
此刻也目不转睛的盯着。
松散、变色、有病虫害的球都会被去除,还有的工人会用刀修理一下茎根部和叶子,以确保美观,最后的合格品才会摆放整齐,入库预冷保鲜。
少顷,赵玉拿着一个西兰,想放进合格品,又犹豫了下。
敖德海提醒道:“有瑕疵的,或者拿不准的,都先不要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