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14章 公司赚钱嘎嘎猛

从傍晚开始,63號档的繁忙就没有停下来。

一车又一车蔬菜不断前来,然后又被蜂拥而来的客户搬空,整个晚上不断循环此过程。

菜心、芥兰、番茄、黄瓜、茄子、空心菜一样样蔬菜都十分畅销,成交量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等到天边泛起鱼露白时,档口才总算冷清了些许。

62號档的张启仁向李才走来,“才总,你们今天比前几天更猛,哪来的这么多空心菜,卖菜和捡钱似的。”

李才直接丟了一包还未拆开的烟给了张启仁,近几日,63號档的货车时常会停在62號档。

“还能哪来的,自家菜场种的空心菜唄。”

张启仁接住了烟,拆开后又给李才一支点上,羡慕的说道:“你们的货源真的又多又稳,连看卖了这么多天,菜还越来越多了!”

李才合上手中的笔记本,道:“你的生意也不错,今天冬瓜卖的也不少。”

张启仁笑道:“也多亏了你们指点,我才在增城买了一批冬瓜,除了距离远了一点,小楼镇的冬瓜非常不错。”

上次暴雨后,张启仁从三水收瓜就变得艰难了。

而为了回馈张启仁借档口,陈家志给他提供了增城小楼镇有冬瓜的信息。

张启仁由此选择了从增城收购了一批冬瓜。

“互帮互助嘛。”李才又说:“既然觉得小楼镇的冬瓜不错,有没有想过在小楼找一个长期合作的基地。”

张启仁沉吟道:“当地种植还比较分散,没有较大的冬瓜基地,多是一家一户在种,我收购也多亏了你们公司的帮忙。”

张启仁去小楼调查过,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但相关產业基础薄弱,並没有形成连片的冬瓜种植基地。

组织货源都略微有点难,更何况是建立长期合作。

“正因为没有,才是机会。”

李才对去增城钓鱼嚮往已久,也知道公司在增城建基地,除了扩大生產、推广迟菜心外,还多了『扶贫”性质。

在小楼镇腊圃村旁边,还有两个村子,分明叫东镜村和西镜村。

这两个村子也適合种迟菜心,同时从50年代合作社时期起,就有轮作冬瓜的歷史。

去年,即1995年,西镜村被城纳入蔬菜二线生產基地,开始引入黑皮冬瓜。

只是才起步,规模化种植基础確实薄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