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奈何,无论他怎么劝说,吕淑珍都只要更便宜的实生苗。

吕淑珍撩了撩短髮,说:“李场长,我搞了几十年的黄瓜育种,也种了几十年黄瓜,团队经验技术都很丰富,就算用实生苗,种出来的效果也不一定比你们的嫁接苗差哦~”

听了这话,纪松、起兴怀和李明坤都略微蹙了蹙眉。

但吕淑珍的身份摆在那里,黄瓜院士的妻子,自己也是专家,有这份自信理所应当。

只是依然会让人有些不爽。

吕淑珍下了订单后便走了,云岭农场做的很用心,种苗也確实好。

绿丰园艺才成立两年,尚未有育成的品种,经费也很紧张,能省则省。

她相信在她和团队的手中,实生苗和嫁接苗的差异应当不大。

起兴怀瞧见她的背影,问道:“李场长,纪师,嫁接苗优势真的很明显吗?”

纪松年龄比较小,又是苗场技术负责人,很多人便称呼他纪师。

纪松说:“至少在抗霜霉病和枯萎病上,我们的嫁接组合优势很明显。”

起兴怀又问:“產量如何?”

李明坤接话道:“据我们去年观察,黄瓜嫁接苗在露天种植更耐低温,採摘期更长,总產量优势比较明显。

但別人毕竟是专家,怕就怕有什么新技术或窍门。”

和家志相处了那么久,李明坤对新技术有深刻的认知。

前两年在东乡菜场种黄瓜和有棱丝瓜学的知识至今还记忆犹新,有棱丝瓜要在下午五点授粉,黄瓜要在早上授粉。

以及小拱棚、遮阳网等设施的运用,还有去年所学的顶带刺黄瓜,都在证明种植技术的作用。

纪松沉吟道:“如果绿丰园艺用实生苗种出了嫁接苗的效果,对育苗场的嫁接苗推广是不小的打击。”

嫁接苗比实生苗更复杂,利润也要更高些。

同时又已培养了这么多工人,育苗场自然是想多出售嫁接苗。

李明坤面色肃穆道:“全力以赴吧,老起,压力到你和永祥身上了,露天比不过就罢了,大棚里的菜一定要找回场子。”

“我也没种过大棚,但种过黄瓜。”起兴怀笑了笑,“我认为现在就说比不过为时尚早。

凡事就怕认真,种菜更是如此,地里的活也都是人做出来的。

就算吕总比我们更懂技术,但说到下地干活,她比不过我。”

起兴怀身上的自信让李明坤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

他也深受启发。

家志说过,他的优点是做事很稳,让人放心,但有时候又太稳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