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东升农场没有内地业务,只做港澳和出口,但让其重心转向东南亚,那日本市场就有机会。

从玉菜场除了出口,在城、深城等地都有销售点,且都是优质客户。

江高果菜公司,本身就是白云区的集体企业,主要销售渠道就在江南和越秀市场……

如果有这么几个大公司改变经营重心,增城的3000亩基地投产后,刚好能填补这份市场空白。

白天在办公室呆了一天,又是直到傍晚时,陈家志才陆续见到李才和陈正旭。

两人长期昼夜颠倒,李才好歹还偶尔去钓鱼,陈正旭就一心扑在了工作上,让陈家志都有些汗颜。

见面的功夫,陈家志交待两人注意下从玉和江高公司空出来的市场。

这两家在江南市场都有代销点。

一旦来货量有变化,就代表他的策略可能见效了。

翌日,天还未亮,陈家志又带着薛军前往茂名彭村基地。

在敖德良的打理下,彭村基地就像打扮精致的小姑娘一样引人瞩目。

一片片翠绿的鸡心芥菜田像画展一样铺开,每一畦每一垄看了都让人舒心。

在基地建设上,陈家志很难再挑出刺。

不过跟风种植的农户也确实多了起来,产品参差不齐,有好有坏。

有部分农户的芥菜甚至已经提前上市了。

这一茬鸡心芥又没有经过霜打,口感要略微差点,陈正旭的担忧很有前瞻性。

然而,有总比没有好。

敖德良也定下了次日开割新一茬鸡心芥,也将缓解靠谱鲜生近期蔬菜产量不足的问题。

在彭村停留了一夜,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菜田时,陈家志也割下了第一颗鸡心芥。

即使没经过霜打,鸡心芥仍旧很脆,轻轻一掰,仍旧会响起咔嚓咔嚓的声音。

光听声音,就忍不住让人咽口水。

它只是比一个多月后的自己差,在芥菜领域,它仍是独一无二的。

晚上时,陈家志跟随第一批鸡心芥几乎同时抵达了江南市场。

陈正旭和李才都提前等着了。

车一停下,便开箱验货,方法朴实无华,掰一片叶子听声音,然后再生嚼一下。

李才尝了下,笑道:“就是这个味,等几个月了,终于来了,不容易啊。”

丁乔也打趣道:“这下才总不用抱怨后半夜冷清了。”

陈正旭也拿起了一颗鸡心芥掰了一下,道:“这茬有一千亩,每天上市量约30吨,前期可能得靠档口撑一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