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菜农可能是睡懒觉最少的群体之一,天还才麻麻亮,陈家志站在村子边上,就影影绰绰看到了远处菜田里干活的农人。

走近了,才看到了起苗的工人,另有一伙人在更远处栽苗。

“早上栽有露水,成活率更高,也没中午那么热。”

陈家芳戴着防露水的袖套,脸上没有早起的疲乏,来回走动时,和陈家志解释了一句。

陈家志又问:“易哥哪去了?”

“在冷库那边吧。”陈家芳说:“要收菜了,今天准备的东西还不少。”

相比江心菜场,增城基地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而且泡沫箱厂、冷库、道路沟渠、水电等还获得了政策补贴。

此外,建基地每亩也有400元补贴,这和在从化投资的从玉菜场大致在同一水平。

但在基础设施上,合利农业获得的支持明显更大,也让基地起步建设水平更高。

不过进步空间仍旧很大。

菜场依旧没能实现全自动化微喷灌,只是在菜田设计时留有余地。

等洪中联系的厂家拿出最便宜的方案后,便能直接用上。

还有基地里的‘插户’、道路硬化等等都还有提升空间。

不过这些都得等合利农场盈利后再来慢慢完善。

“有点乱,要捋顺还需要点时间。”

到冷库时,易定干正安排人打扫卫生,盘点物资,现场乱哄哄的。

陈家志给易定干递了支烟,“乱无所谓,只要菜场能快速出菜,一切都可以慢慢完善。”

“你能理解就好。”

易定干不由松了口气,他心里压力一直不小。

从小菜农到管理3000亩大基地,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而且还是从头开始建基地,只拉了几个骨干过来,就直接开干。

如果要把一切都捋顺再种菜,时间和资金压力会非常大。

易定干的想法很朴素,抓主线,先把菜种出来,有问题再解决问题。

有了收入入账,一切问题都能慢慢解决。

这一套陈家志很熟。

前世刚单干时,他就从易定干身上学了这招。

兜里钱不够,又想单干,于是他和李秀租了一个果园地,在果园行间种菜,租金每亩只要一百多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