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改变,相比从前,他比以前更喜欢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
同时,也没以前卖菜那么干净利落,他现在很喜欢客户聊天。
一晚上,他也都是这么做的,在聊完价格和订单后,他会问一下客户的需求和菜的用途。
分销、零售、配送、自用、菜店……每一种渠道都有自己的经营思路和逻辑。
陈家志也由此来审视公司的经营方式。
对小菜农来说,搏一搏的性价比很高,对大菜场也是如此,博中一次就发财。
但从长远来说,这是不健康的。
前世今生的经验都告诉陈家志,在这一行,稳定才能长久。
只是由于他个人前几年在搏一搏上做得太突出,用单车变摩托都远不足以形容这种突出,最终导致公司风气整体很偏激进。
好在如今随着盘子扩大,由激进转向稳定的步伐在加快。
档口的繁忙从傍晚开始就没停下,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仿佛一直有许多人在涌入批发市场。
陈家志原本想再去配送中心看看,但忙成这样也不好中途离场。
从夕阳西下,到深夜,再到黎明划破天边,这一晚的长跑才结束。
“归零~归零~”
李才不断按着计算器,一个个数字快速相加,得出了最后的结果。
“一共10.16万斤菜,50吨多点,和预计的差不多。”
档口里仍然停着货车,货车上摆放着泡沫箱,但这都是今天要卖的菜。
菜多,即使是中午也会有人留守卖菜,市场大了,什么样的客户都有。
陈家志接过单子看了看,道:“走吧,先回去吃饭,早点休息,还有几天硬仗。”
李秀也没闲着,配送中心这一晚也很忙。
家志说她记性好,很擅长记一些细碎的事,她便留在分拣车间帮忙。
这是一项精细活,分拣数量、订单、配送划分都要求很精准。
数量又多,暂时又只能依赖人力,对体力和精力都是考验。
吃早饭时,李秀向陈家志说起了这一晚上的体验,明明很辛苦,但又很亢奋,看到那一个个订单就仿佛有用不完的劲。
陈家志笑道:“要不要去档口试试,档口卖菜给人的感觉更亢奋。”
李秀眉眼弯了弯,道:“好,晚上我就去档口卖菜。”
吃了早饭,陈家志又和李才到办公室协调今日的发货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