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城南北水果市场在90年代习惯被北方人称为南北大市场。

一个‘大’字就体现了其地位,是目前珠三角水果交易量仅次于布吉农批的水果批发市场。

也让其转租费偏贵,一间需要10万元,不过对靠谱鲜生也是毛毛雨。

陈家志更关注档口的位置,也就是要在有转租想法的档口里尽量找个优质的。

又一天凌晨,车上。

陈家志说道:“现在一共有五个档口有转租需求,争取今天就定下来,我跟着要去百色了,后续签合同的事就交给你了。”

“好,今天应该能定下来。”

薛军盯着名单上的几间档口,说:“这五家档口里,有三家都是卖苹果的,转租也是迫于无奈。”

“哦?”

“我和其中一家老板聊了比较久。”

薛军指着其中的113号档口,又说:“这位老板叫李深海,原来是陕西的交警,后来下海去甘肃平凉地区做了一年食品调料生意,没亏没赚。

第二年春天又从云南昆明等地往内地贩运西瓜,结识了几个南方果商,在交谈中得知陕西苹果在城十分走俏,贩运苹果可以赚大钱。

刚好下一年陕西苹果大丰收,家乡苹果堆积如山、难以脱销,李深海便找亲朋借款买了辆解放货车,突击收购了5吨苹果,南下城水果市场,前后不到10天,谁料5吨苹果很快就卖脱销。

从那之后李深海越做越顺,1994年拿出赚的5万元在南北市场开了档口,去年也做得不错,陕西苹果在南北市场的批发价一度能卖3元/斤。”

顿了顿,薛军有点惋惜的说道:“但今年陕西大旱,山东苹果又异军突起,陕西果商遭遇了滑铁卢。”

薛军说的情况和陈家志了解的大致类似,但李深海也隐瞒了一些情况。

在90年代初,陕西白水、洛川苹果在南方市场红极一时,一度占领了城、深城、香江市场。

但陕西苹果在卖得很好的时候,却在包装箱上捣鬼坑人、不履行合同、随意更改标准等,失了信誉和口碑,城和深城的果商中也盛传西北狼咬人的说法。

又逢今年大旱,陕西苹果最大的依赖——品质也遭遇了滑铁卢,商品率和质量急跌。

又刚好被以烟台为首的山东苹果抓住了机会,山东果商直接喊出了‘与陕果竞争,抢占南方市场’的口号。

李深海作为陕西果商中的后起之秀,深受陕西苹果品质下降之害,但也和其自身的信誉和口碑一般脱不了关系,今年已连续多批苹果烂在手里。

其转让档口更多是迫于无奈,档口本身没有缺陷,很符合靠谱鲜生的要求。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