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市长请喝茶
从彭村基地离开后,陈家志又去了江心菜场。
去年六月的暴雨让戚永锋谨慎了些,但也还保留着冲劲,在雨后及时追了一茬空心菜,挽回了些损失。
而整个下半年,江心菜场就突出了一个稳字。
出菜稳,品质稳,下半年的销售额也刚好过千万元,利润普通,但这钱赚得很舒心。
陈家志看了后也很舒心。
这种管理风格在未来十几二干年叶菜的整体形势下,会偶有起伏,但不影响长期盈利。
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都可以完全放养了。
陈家志有时觉得自己运气好,或者是眼光好,选的几个场长都还比较靠谱。
他愿意培养是一个原因,但这些人也都有种菜天赋。
在路上时,陈家志时常和薛军聊这些话题。
薛军有一句话让他挺有感触,「跟着靠谱的人做事,自己也会逐渐变得靠谱。」
薛军仿佛是在暗喻自身,也有点像是在说易定干,又或者是戚永锋~
这三个人在陈家志的印象里其实都有不靠谱』的事迹。
薛军前世打架把自己弄没了;
易定干前世上班天天带他摸鱼,现在只打窝不钓鱼;
戚永锋也没那幺莽』了;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有改变,包括李秀也有了很大不同,可能没前世那幺操心,李秀至今仍是全方位的信任他,甚至更黏着他。
飞机直插云霄,陈家志闭眼还在回味着人』的变化,做菜场,做果蔬生意都离不开人。
最需要的特质就是靠谱。
陈家志嘀咕道:「以后谁还敢说我取名不行,我得好生和他理论理论。「
他觉得靠谱鲜生这个名取得很好,它逐渐在形成一种风气,或者说企业特质、企业文化。
每个人都靠谱或者正在变得靠谱。
这种精神财富带来的价值对企业的成长也十分重要。
1月20日,大寒。
陈家志到了繁荣菜场,寒风凛冽,露地种植的蔬菜叶片表面都凝上了一层冰晶,蔬菜生长明显放缓。
菜场的生产进入了淡季。
不过附近的罗南园艺场还很火热,大棚里的宝杨黄瓜、番茄结得正好,也能卖上还不错的价钱。
但相比投入,整体的投资性价比不高。
这就是如今沪市集体和国有园艺场的现状。
来繁荣后,陈家志做的第一件事是巡田,其次就是去拜访垂直领域的地方干部。
从村、镇,到宝山蔬菜办公室的主任廖明,皆有所交流。
也从中了解到了很多信息,不仅集体园艺场不赚钱,沪市蔬菜集团的经营也十分挣扎,两三百家国营菜店大面积亏损。
而今年在宝山地界上出了个很耀眼的异类』-—繁荣菜场。
1995年成立,1996年就创汇284万美元,国内市场销售额也达到了126万元。
如此业绩,引人瞩目,论单产更是吊打全市所有园艺场。
南边来了条过江龙,自然也引来了众多的参观学习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