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沙海农牧在那栋玻璃温室里研究基质栽培,进去干过活的人出来都神神叨叨的。”
“那边管得严,温室外都有围挡围住的,隔得远看不真切,应该能成功吧。”
老丁卷起了旱烟,眼神深邃,其余人也有样学样。
“沙海农牧一定得成功啊。”“种地是肯定得种的,不然一家子人的生计从何而来。”
……
穿过一些普通的温室后,陆汉斌来到了一栋智能玻璃温室前。
玻璃温室面积大约200亩,除了承担育苗的任务,这里也是沙海农牧众多科研研究的场地所在。
比如说蔬菜栽培模式研究,以及现阶段最重要的栽培基质研究。
陆汉斌走进玻璃温室里。
一排排果蔬均栽培在宽60厘米、深30厘米的栽培槽内,栽培槽底部铺着塑料棚膜,用来保水保肥。
棚膜上是厚厚的栽培基质,也就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土壤”。
几名技服人员半蹲在地上讨论着,注意到陆汉斌到来,才起身。
一名形容消瘦,带着眼镜,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迎上前,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陆总,按照你提供的基质配方,辣椒、番茄和茄子的长势都挺不错,我们初步判断,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陆汉斌眼里也带着笑意,从藤架上摘下一个熟透了有些开裂的番茄。
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汁液在口腔中爆满,充斥着味蕾。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整日的忙碌不仅调快了生活节奏,也锻炼了他处理问题的能力,练达了人情事故。
最重要的是他有了在困局中寻觅捷径的能力。
面对温室面临的土壤有机质养分不足的问题,他准备引进无土栽培的相关技术,并同步和科研院校联合研发沙海自己的基质配方。
他的想法得到了老板的大力肯定,并直接提供了基础配方,这批基质就是在郭阳的配方上改进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