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是荒地好啊。“留着吧,做个对比,感受更直观些。”
刘军附和道:“郭董说的有道理,到时把各镇村的百姓都拉来看,秋播的工作就好做了。”
严亮想了想也是。
巡视继续,出了示范区,作物开始变得五八门起来。
玉米和向日葵面积最大,其次是小麦,最少的却是苜禾1号。
严亮一个劲的念叨。
“暴殄天物啊!”
郭阳却无所谓。
正如严亮所说,苜禾1号种子很抢手,去年产的400万斤种子只够播种200万亩。
而农业部的计划是每年改良1000万亩盐碱地。
种子完全不够分!
接下来,郭阳又去看了看牧草加工厂,以及面粉加工厂,就跟着赶回九泉了。
又是漫长的旅途,郭阳想着,以后得整架私人飞机。
汽车一路飞驶,春天一到,黄色的土地也迎来了绿意,柳树发芽,杏也挂上了枝头。
郭阳靠在座椅上假寐,心神却沉入在了种子商店里。
闲着也是闲着,
刚好趁这个时间试验一下每种牧草的组合类型。
先是看了下自然能量,这段时间,又有了些许增长。
811点!
郭阳已经分不清是哪个项目带来的能量增长,自然能量的获取机制也始终没研究明白。
盐碱地改良,沙漠治理,石羊河流域治理,红崖山水库,退化草地修复……
从九泉,到民勤,到甘南,到五原,到乌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