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九泉的办公室里,员工们借着休息时间议论纷纷。

“东哥,上次小鬼子下26万吨的大单时,我就说苜禾农牧今年要起飞,营收要破10亿,你还说有点悬。”

“打眼了,谁知道苜禾农牧藏得这么深啊!”

“媒体对外界的宣传重点都集中在盐碱地改良上去了,哪知道经济效益这么恐怖。”

“太牛了啊!”

“苜禾和天禾都业绩大爆发,嘉禾集团这是真要起飞了啊!”

“我说市里怎么这么好说话了,九泉和嘉峪关居然同时同意把戈壁滩给嘉禾。”

苜禾农牧的财报从来没有对外公布过,除了苜禾1号种子,其牧草多是经过加工后直接销往了岛国市场。

但透过这一次的融资。

人们发现苜禾不仅能让盐碱地改头换面,还能从盐碱地里种出金子来。

社会各界蠢蠢欲动,各类媒体竞相报道转载。

“26万吨牧草外贸大单,苜禾农牧单笔创汇近6亿元。”

“苜禾农牧专注海外市场,签订多笔外贸订单。”

“西北牧草出口岛国,揽下巨额外汇。”

“国开投为何放弃罗钾公司10%股权?物有所值!”

舆论的风口也迅速转向。

从最开始批判国开投以10%的罗钾股份+2.5亿现金,只换取了苜禾农牧5%的股份,变成了讨论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

支持国投罗钾的围绕着资源丰富,钾盐、铜、镍、金、银等各种矿产资源齐全,潜力巨大等进行论述。

支持苜禾的则以其已经兑现的高营收、高增长、高利润进行阐述,并且国开投对罗钾的目标是到2009年实现年产值16亿元。

而苜禾是有望今年就实现16亿元的产值。

两方僵持不下,

随后就演变成了对国粮和农发集团的声讨,“国资猎手,国粮集团入股苜禾农牧!”

国资与民营企业争利。

热度不断的攀升,极高的利润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注意力。

许多对草业行情不了解的人都有拼一把的想法。

苜禾在盐碱地上都能种出来苜蓿,凭什么我就不能。

还有的地方政府,也在谋划着是不是要推动发展苜蓿草业。

五原,县政府会议室。

县委领导给农业局、水利局以及各乡镇下达了死命令。

“盐碱地改良的进度全力以赴的加快,力争今年完成全县50万亩中低产田的改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