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唯一和张伟不同的是,因为目前的一些政策还不太明晰,向天山决定等两年退休了再创业。

并且还主动邀请郭阳个人入股,用他的话来说,以后嘉禾就是其最大的客户。郭阳自无不可。

同时也想到了集团总部此前也设立了个项目专员的岗位,负责滨海盐碱地改良,属于苜禾1号种子的辅助岗位,也不知现在弄得怎么样了。

青禾之行让郭阳感慨良多。

阿魏戈壁的改变给他带来了大量自然能量,但也迎来了些麻烦。

人员上又需要调整。

一夜无眠。

——

戈壁上的天空极为广阔,汽车在戈壁滩上渺小的奔驰,身后尘土荡天。

有时很久,也碰不到一辆车。

“任我是三千年的成长……”

电话铃声响起。

是薛礼强打过来的。

“喂,薛总,什么事?”

薛礼强焦急的声音传了过来,“郭总,你在哪儿呢?昨天黑省针对今年的国产大豆形势开了会,形势很严峻,找郭总救急来了。”

郭阳挑了挑眉,国产大豆形势不是一直很严峻吗?

“我在阿勒泰,这会儿在去北屯的路上,发生什么事了?”

薛礼强说:“进口大豆价格又降了,现在每斤不到1元,国内加工企业和豆农都被打蒙了。”

“你确定是1元?”

“是,孟山都去年推出了农达2代转基因大豆种子,产量提高到了每亩450~480斤。”

薛礼强叹了叹气,“沿海大豆加工企业都有外资参股的身影,进口大豆话语权旁落,没人用国产大豆了。”

“按现在的初步统计,黑省今年的大豆种植面积不足2500万亩,近乎腰斩。”

郭阳沉吟了片刻,“九三集团也在沿海建厂了?”

“是。”

郭阳问:“我能做什么?”

薛礼强急不可耐的说道:“种子,天豆1号的种子,要想保住今年的大豆种植面积,只能靠天豆1号。”

“行,我这边会跟进。”

结束了通话,郭阳感觉到了事情的棘手,九三粮油慌了。

在巨大的成本面前,这个历来以民族品牌自傲的企业,也不得不在沿海设立分公司。

加工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以此来冲抵加工国产大豆带来的亏损。

面对巨大的亏损,再爱国的企业家也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

然而,接下来的处境必然是:受制于人。

思考了小会儿,郭阳给严群去了电话,“在海南加代制种的大豆种子什么时候收获?”

严群说:“这一季的还有10来天,现在还是鲜荚。”

通常,海南从10月到次年5月,能扩繁两季。

“产量有多少?”

“3000多万斤。”

郭阳算了算,大约400万亩的种植面积,依然是杯水车薪。

“海南的制种基地面积扩张,现在谈得怎么样了?”

严群回答道:“海南冬天是蔬菜供应的旺季,老百姓普遍不舍得把地租出来,短时间内想扩大只能租那些撂荒地。”

“撂荒地水电路都不方便,改造好后还可能面临农民反悔不出租的窘境,地租也会水涨船高……”

郭阳思索着其中的利弊,“租金能涨多少,涨了后还有没有利润?”

严群说:“租金能从500元涨到1000元,甚至1500元,用来制种肯定有利润,但没有内陆划算。”

“海南冬天温度适合玉米、大豆、、水稻扩繁亲本,但应该是家里工作的一个补充,不应作为主导来做,能不到海南制种和扩繁亲本,就尽量不要到海南制种。

那边工作人员反应,海南鼠多、虫多、病害重,制种成本高,而且产量变幅大,很难控制……”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