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还好有陈燕秋。

这位新加坡人,在粮食物流最强的国际粮商嘉吉工作了多年,对这一块有很深的见解。

在嘉禾粮油的物流体系战略会议上,陈燕秋犀利的道出了嘉禾和国内粮食物流的弱点。

“从物流全过程看,总仓容92%以上都是散装仓储,但原粮却主要以包装方式进行流通,这么大的反差,你们就不觉得有很大问题吗?”

粮食物流项目是战投部在负责调研,苗兰春也说出了现有的困难。

“国内的粮食物流整个体系就是这样,所有的配套设施都是围绕包粮建成,要改成散装运输,意味着要自建体系。”

郭阳这时插话道:“农业部和粮食局今年也出台了四散化运输的规划,具体实施时间还没有定论。”

陈燕秋向苗兰春问道:“有调查两者的成本对比统计吗?”

“有。”

苗兰春找了找,说道:“来自东北产区这两年的调查,每接收、发运1吨玉米,收纳库、中转库、装车合计下来,包粮比散粮成本高40元。”

陈燕秋摇了摇头,评价道:“以嘉禾目前的物流仓储能力,不说与四大粮商相比,只要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其物流成本都要比嘉禾低10个百分点以上。”

会议室里有些沉寂。

在此之前。

陈燕秋还提了许多问题。

铁路运输严重不足,

汽车运输工具不足,

接发装卸设施严重不足,

东北主产区港口,中转仓容和接收发放设施落后,已被世界主流淘汰。

东南主需区中转能力严重不足,中转仓容小、设施落后,经常发生港口压船、粮食压车等现象。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信息化建设水平勉强能跟上世界二流梯队,组织效率尚可。

这就是嘉禾粮油此前收购的成果,了不少…嗯,好像也没多少。

60亿资金,除了并购和自建加工厂的资金,物流仓储投资确实也不多。

但战投部和嘉禾粮油物流部的人情绪却有些低落。在国内可以呼风唤雨,到国际上却是二三流的东西。

陈燕秋继续说道:“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至少要在企业内部实现四散化(散储、散装、散运、散卸)。”

“10个百分点很可能就是企业的利润,甚至是生死线。”

郭阳中指和食指并拢敲了敲桌面,众人都看向了他。

“也不用沮丧,美、加等国也是历经了三四十年的努力,粉碎了无数利益集团,才完成了一场散粮运输方面的革命,建立了粮食现代物流链。”

郭阳顿了顿,沉声道:

“但散粮运输必须得做,粮食物流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四散化,嘉禾全都要。”

“资金,嘉禾有,政策,我去找上面要。”

在开会前,郭阳就和陈燕秋有了沟通,也恶补了不少知识。

国内粮食物流确实很弱。国储粮仓储厉害,流通不行;国粮只有进口贸易值得称道。

可郭阳认为现在正当时。

上一世,四散化是因为进口粮食需要,而这一次,则是因为出口需要。

不主动,哪有肉吃?

关键现在有钱啊!

未来国内粮食也将继续增产。

嘉禾和国粮不同,国粮是买买买,嘉禾是卖卖卖,不把地基打好,怎么去国际上竞争?

有了郭阳的定性,事情很快就接着往下推。

郭阳全程组织。

陈燕秋全程参与。

统筹布局建设国内外粮食物流通道,构建海外粮食供应链系统。

收购站、港口、码头、中转仓、终端仓、专用运粮车、船舶、铁路、内陆粮食物流园都进行了考虑。。

为了保障国内基本盘实现网格化,在沿海和各地都进行了大量港口、中转、仓储选点。

东北的大连港、营口港、北良港、秦皇岛、丹东、锦州;

长三角的魔都、南通、江阴、连云港;

东南沿海福州、厦门;

珠三角的羊城新沙港和新港,鹏城的赤湾和蛇口;

西南沿海地区的粮食码头湛江、防城港、北海;

西北则以粮食加工园区为主。

陇海线上的兰州、定西、西安、郑州、徐州;

兰新铁路线上的酒泉、玉门、哈密、wlmq、石河子;

疆省的喀什;

而在海外,参与建设运营港口码头和物流枢纽也是必选项。

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港口也不少,但目前乃至以后都没有农业企业的身影。

一方面与实力有关,

一方面也是竞争不过国际粮商。

国际粮商在南北美、欧洲、澳洲等粮食主产区不断巩固粮食收购和仓储物流系统,对新进入者防范心重。

但该亮剑就得亮剑!

郭阳亲手在地图上圈下一个个点位。

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刚果金的马塔迪;莫桑比克马普托港……

南美巴西的圣路易斯港;阿根廷巴拉那河沿岸的港口;

北美的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港口

东欧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和黑海港;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

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东南亚。

大洋洲。

郭阳越圈越有劲。

一共八大区域、21国的80个海港、河港及铁路站点进入了嘉禾的潜在名单,进行粮食港口物流仓储投资。

陈燕秋看得瞠目结舌。

“老板,你这会不会圈得太多了?”

郭阳笑道:“现在就属于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要拿出渣男的气质来。”

“渣男?”

“对啊,只接触,不一定要去投资。”

“渣男这词还真是形象。”陈燕秋笑道:“海外港口码头建设运营,嘉禾最好能找一个强力的合作伙伴。”

“一点一点来吧,也不能老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郭阳想了想说道:“如果能找到位置自建小港是最好的。”

陈燕秋等人无力吐槽,这话都被你说完了。

规划内容看着很多,但由于前期战投部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只用了两三天,这份有点粗犷的草案就出来了。

后续就是精细化的去落地。

但那一个个城市地名,港口名字,码头站点,只是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憷。

战投部看着老板和陈总监谈笑风生,却不敢吱声。

最后,苗兰春轻声问道:“这得投多少钱?”

公司有那么多钱吗?这句她没问,但这是众人的心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