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三天一大早,陈学兵领着吴九红到县里的信访局认路,看了一下大厅墙上的领导值班表,交代了一番,便直接坐着班车回市里了。

这年头要去找一家报纸曝光一件事情,是需要勇气的。

因为要找人,要采访,人家很可能不会按你的意图报道,也可能直接不报道,于是义愤填膺地寻了半天,耗费了时间和金钱成本,最后发现人家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从而陷入更大的愤懑。

所以很多人遇到不公平,从起心动念开始,思维就一路导向了一个悲观的结果,然后放弃。

因为主观依赖性严重或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导致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这就叫思维惰性。

陈学兵从那个人人都能搞个大新闻的自媒体时代来,心里没这么多魔障。

找一个记者,直接上门是不行的,人家这个行业警惕心都特别重,上门堵人,容易把事搞黄。

最好的方式就是熟人介绍。

他知道舅舅有点报社方面的关系,不过是舅妈的同学,他没打算再给舅妈一个pua自己的理由,这条线放弃。

其次,就是打报纸提供的爆料的座机电话了,电话前一般有值班记者。

再次,这年头报媒还有官网,上面也有电话。

要是还不行,只能引擎检索,xx报,记者,联系方式。

陈学兵一级一级次下去,搞了两个多小时,竟然都不太感兴趣,打了七八个电话,终于联系上了一个和他通话超过五分钟,愿意出来跟他见面的记者。

……

晚7点,报社楼下200米,咖啡厅。

陈学兵等了个把小时,又不好再打电话催催,都准备让人找喻义问问他家是不是有个宣传口的亲戚时,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终于从门外进来,左右张望,然后径直朝陈学兵这桌走来。

“不好意思哈,刚才临时叫开会!…我是秦海,找我的…是你吧?”

年轻人说着,打量了一下陈学兵身上的黑色皮衣,这是电话里说好的接头标志。

陈学兵也打量来人,头发三七分,戴眼镜,衬衫套着毛衣,白色外套,显得文质彬彬的,家境应该不错。

他内心有点失望。

面相太年轻了,下去不晓得能不能震住人。

但他面上也没表露,露出微笑,站起来跟秦海握了个手:“你好你好,秦记者!你们干这行,平时很忙吧?”

“瞎忙,就是会多!”秦海坐下便直入主题:“照片你都带来了吧?”

“带了,都是受伤孩子的,不过野人没拍到!”陈学兵拿出一个信封,抽出里面的照片。

“嘿,哪有什么野人啊,真有,你们那儿早就火了,大概率就是什么野生猴子之类的,或者就是人作怪,要是有野人,那一片早就保护起来了,这种事我们见得多了。”

秦海笑着点破,拿起照片,看了他一眼。

陈学兵故作惊讶:“这样啊!我还以为是真野人呢!我是看你们前几天报道了一个僵尸男孩!那这个你们会报道吗?”

“不一定,就是因为最近报道过这种题材,所以重复这种内容,读者不一定买账,现在接近年关,我们最近关注社会民生面的题材多一些…等年后,这种新闻倒是不错,我们甚至可以做个深度调查,去山上实证一下之类的。”

关于社会民生面,秦海仅仅顺嘴多说了一句而已。

陈学兵却牢牢捕捉到了信息。

“民生?这个孩子跑的时候还摔了,他妈也被烂路拌倒,差点摔到山下去了,算吗?”

秦海眉头一皱:“烂路?摔倒?什么意思?”

“是这样的,去年芙蓉村修了个桥,把路给用坏了,赔了20来万给镇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