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哥的世界
“哦,他爸公司的名字我这里好像也有。”
周院长想起什么,从办公桌拿出一份文件,打开一页,推向了陈学兵的方向。
陈学兵起身,在桌前俯身看了看,是一份捐款文件,在里面的表格里找到了徐云峰的名字,和他爸公司的名字。
他爸没填名,填的是公司名,哈尔滨佳泰科技。
捐了20万。
“咝…”
这家公司陈学兵就完全没印象了。
后世哈尔滨也没什么锂电池方面的大企业,至少前世他炒新能源概念股的时候没见过。
不过因为是锂电池产业出来的,陈学兵心里默默给徐云峰重新打了个标记,列为“可接触”。
“谢谢院长。”
陈学兵回到座位思考了一会儿,回神时,骤然发现周院长和徐安都在看着他。
桌上那份捐款文件,就这么摊着,周院长也没收回去。
陈学兵表情有点尴尬。
妈的,唐突了。
自己真特么欠,凑上去干啥?
这文件,是能随便看的吗?
……
20分钟后,从院长办公室出来。
被周院长掏了10万,课题研究经费。
陈学兵内心叹气,不禁回想《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一句台词:
川军团,是不能随便来的,要钱的!
重庆交院这种学校,就是全国大学序列里的川军团。
准确地说,除了中央财政承办的大学(公办国立),都是川军团一流。
重庆交院这样的,属于省立大学,归重庆管,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重庆财政,中央补贴可以忽略不计。
教育经费跟国立是天差地别。
2004年,重庆交院总支出大几千万,上海交大,14亿多。
211,双一流,都是项目而已,这个划分才是学校的硬实力。
985项目倒是硬一点,全部都是国立。
一所大学牛不牛,经费占了很大部分原因。
基础课堂教育,大家差距不大,有的三流大学教授基础课讲得也挺好,无非看学生的接受程度。
高校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高等教育,吸引学术人才和教师的研究项目课题,实验室,一流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科研成果等等。
都是要钱的。
国立级大学基本不愁钱。
省市级就得看地方财政的支持程度。
这年头,地方经济发展kpi就是天,有钱都拿去搞投资了,哪会给大学加预算,大多数大学都比较缺钱,领导们讨饭也是常态。
也还好是在这样一所学校里,要真在后世的c9联盟级别的大学,以他这点实力,别说院长校长了,系主任都不一定有时间搭理他。
……
周一上午,开学便消失了一个周的陈学兵出现在英语课教室门口,引起了一阵轰动。
黑龙江室友桑立伟跟在他身后,像个副官似地手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