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请问你是哪家企业的?”记者开始提问。

“重庆股安集团。”

记者立马有意问道:“担任什么职务呢?”

陈学兵没想到这个记者这么会来事,心想这也是个上镜的机会,看着镜头,认真了一些。

“董事长。”

记者毫不意外,发出银铃笑声。

她想了想,也不知道这位董事长水平如何,试探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很年轻的董事长哈!今天的会,感觉有收获吗?”

陈学兵也不懂行规,并未展开话题。

“挺好的。”

记者沉吟了一下,继续试探:“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内容呢?”

“嗯…是今天夏所长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见得行长就是金融家,银行内部的部门经理就不是金融家,实实在在的把真正带领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改革、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有所表率、有所贡献的人物就是金融家。”

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是活动组织者之一,陈学兵自然要讲点人情世故。

这句话,也正好说出了他的心声。

民营也可以有金融家嘛!

记者笑了起来:“脱口而出,看得出印象确实是非常深哈,能不能谈一下你对今天下午讨论的金融观点的见解?”

这个问题开始半开放了,只要讲今天下午的内容就行,要是还答得好,她就更具体一些提问。

陈学兵想了想,既然要当民营金融家,他决定玩个大的。

“嗯…说一下金融发展的未来危机吧,当代金融,正在告别管理时代,进入新金融资本时代,以指数型基金的方式对全行业进行覆盖,以「通用所有者」的身份嵌入几乎所有核心行业,客观促成了更大规模的交叉持股和垄断性控制,劳动者和中小投资者往往会沦为被动的一环,加剧了劳动力的外包和企业经营层的施压,当企业必须让渡更多收益给股东,大规模裁员和成本压缩就会成为常见手段,社会的不平等也会进一步加剧。”

记者听得皱眉。

怎么净是负面?

指数型基金…也并不流行吧?

还好就是个采访,回去也能剪一下,前半段话还是可以播的。

不过见解很深,看得出专业水平,可以继续提问。

“你对今天最后一位发言专家,朱助理的观点怎么看?”

她也怕陈学兵记不得哪些人说了什么,于是挑了个刚刚发言的。

陈学兵不禁笑了。

瞎猫碰上死耗子。

“房地产金融,负债良率是个大问题,如果不能适时缩表,继续扩大杠杆,当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就是金融危机来临之时。”

记者愣住了。

她都有点不敢问了,试图挽救一下这次采访内容。

“额…你说的问题,是已经存在的问题吗?”

“当然。”陈学兵笑道。

记者沉默了一下,她还没见过这么犟的,脾气也有点上来了。

“有调查吗?能说说具体事例吗?在我国哪个省市?”

“我国?”陈学兵露出恍然的笑容:“我国当然没有,今天不是国际金融会议吗?我说的是美国。”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