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图书馆人还挺多,陈学兵抱着本曼克里斯版的《拓扑学》独占了一张桌,打算享受最后的宁静。
翻过元旦,股市就要启动了,之前的所有铺垫,都将开始高速运转。
不过股市到现在也忽上忽下的没动静,他心里也有点慌,怕他重生一世,要是跟前世的走势不一样,那资金链可他妈完犊子。
他决定提前布局互联网其实也跟这种恐慌有关系,如果股市不拉,他就得走上项目融资的路线,架构都做好了,养着这么多高薪人才,总不能把自己拖死。
慌也没用,不如看书。
《拓扑学》这门几何学确实有点意思,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一些性质,非常抽象。
莫比乌斯环还有迹可循,只要把一张长条纸一端旋转180度再拼接起来就能得到,这个图形只有一个面,却能在不穿透任何一个点的情况下,从内部走到外部,再回到内部,往复循环。
从二维走向三维,他比较好理解。
但克莱因瓶是两个莫比乌斯环合起来旋转得到的图形,简单描述为:一个瓶子的底部有一个洞,然后瓶子的颈部被延长并扭曲,最终回到底部与洞相连。
这是个三维走向四维的过程,很考想象力,跟后世市面上卖那种克莱因瓶完全不是一种东西。
想了半天,他觉得想象这个图形真特么是个普通人和天才的分界线。
他抱着书籍闭着眼睛有了点感觉,脑袋里逐渐形成一个不断显现又消失的四维图形。
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我操,天才的脑子,原来是这样的。
好像有一个windows3d图形屏保在他的脑子里旋转,方的变成圆的,多边形变成圆环。
橡皮泥的几何。
原来那个屏保里,有这么多意思。
其实很多看似不同的事情,都跟拓扑学一样,内禀特质都是一样的,方的,圆的,没有任何区别。
很多个角都可以暂时隐藏到图形背后,不规则的角可以不断钝化,形成圆周。
互联网的思维,好像也在其中。
转换其面,一个微弱的点,背后可以藏着一整个平面。
他好像找到一些思路。
正在悟道,一股温热靠近,还有点香。
油炸食物那种香。
陈学兵很不想睁开眼睛打断思维,但吧唧嘴的声音都到面前了。
“喂,大哥,你太过分了,跑到图书馆来睡觉啊。”
胡莉端着一碗炸洋芋,坐在他面前。
徐云峰也来了。
“大哥,我那600万,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啊?”
陈学兵慌忙抱着书撤退:“我有你过分?跑到图书馆里吃洋芋!你特么油别滴我书上!”
“哥,这不是没钱了嘛,我爸说投你的三百万,不管赚了还是赔了,就是我整个大学的零钱了,现在只能吃炸洋芋了。”
胡莉说完,徐云峰也提溜着一根木签扎胡莉碗里的洋芋进嘴。
“俺也一样。”
(本章完)